一個月前,我在巴塞羅那全球移動通信大會的會場。在我心中,這是最完美的城市,最好的藝術家、最美的風景、最好的球隊、最瑰麗的建筑和藝術、感人淚下的弗朗明戈……四天展覽,我早上跑步,白天會談,晚上Social Party,每天都在全球化語境中忙碌地吸納各種信息,試圖嗅出移動互聯網大潮的新趨勢。
一個月后的現在,3G門戶&GO桌面公司9周年。作為國內最早一批純血移動互聯網公司中的一員,9年的時間其實很長,長到有時我們可能會誤以為行業已經成熟,自己也已經成熟,實際上移動互聯網的產業格局仍在飛速地演進,當我們認為自己已經成熟的時候就是要付出代價的時刻。這種挑戰只有真正的勇者才能直面。
桌上互聯網帶動IT產業經過了硬件-軟件-網絡的三個發展階段,對移動互聯網來說則是硬件/通信網絡-應用/網絡。據我的判斷,移動互聯網的第一階段大局已定接近尾聲,現在第二階段正悄然開啟,應用/網絡將取代硬件成為主角。
9周年現場,我對同事們說:季節改變,非洲草原的動物大遷徙,出發渡河,可能會被淹死,被猛獸吃掉,但總算有活的可能,留在原地,一定會餓死。9年,我們早早出發,做對過,做錯過,得過教訓,也學到知識,此時此刻最重要的是我們仍然活著,而且及時抓住時間窗口,獲得了可以進一步進攻的寶貴位置。幾年前,移動互聯網大潮涌來時,我們勇敢直面,沉著出擊。今天,我們可以一邊奔跑,一邊對自己說聲——我們跑在正確的方向上。
開放與殘忍:雙雄確立的移動互聯網格局
“全球化”其實不必我、更不必現在來特別指明。讓我在這次MWC(巴塞羅那全球移動通信大會)上感觸深刻的是,整個信息產業的競爭對比,今天已經不再是在單一國家、單一地區內發生。相比傳統互聯網,移動互聯網一個明顯不同在于,Apple的App Store和Google的Google Play為遍布全世界的開發者建立了高效有序的全球分發渠道。在此之上,無論是運營商,還是手機廠商,和我們這樣的互聯網軟件/服務提供者,對競爭對手的關注,都已經是全球范圍。
中國和少數幾個國家,以政策、法律為壁壘,建立起了相對獨立的市場,但以未來計,以全球市場看,相對獨立范圍內的競爭優勢將被逐漸消除。如同下圍棋,執著一隅,已經難以贏得真正的勝利。
6年前發生的故事,大家已經很熟悉了。2007年1月9日,喬布斯在Mac World面對臺下驚呆的觀眾高調宣布秘密研發五年之久的iPhone。但Nokia、摩托羅拉、黑莓這些傳統手機制造商,和微軟這樣的系統供應商都沒有意識到iPhone正在從原來通信世界看似牢固的身軀上撕開一道長長的裂縫,他們一邊嘲笑iPhone,一邊錯過了跟上歷史的機會。只有Google敏銳地察覺了世界即將產生深刻變革,在同年11月5日,迅速發布收購而來的Android。
但此刻回頭再看,2007年無疑是整個互聯網世界發展的新起點。Google和Apple分別用Android/Andriod Phone/Android Pad和iOS/iPhone/iPad為武器,圍繞移動終端展開了一場世界大戰。戰爭長達5年之久,今天已經接近尾聲。
在移動互聯網的這場世界大戰中,Apple一度以超過6000億美元的市值占據全球市值最大公司的寶座,Google則憑借開放的Android搶奪了智能手機操作系統75%的份額。雙雄的競爭也順便重塑了曾經的產業格局,錯過了機會的Nokia、摩托羅拉、黑莓等傳統手機巨頭皆已衰落,三星、LG等品牌則與Android崛起。兩個對決的公司全部成為勝利者,失敗的則是傳統硬件廠商,曾經的主宰者變成了跟隨者。
一同被血洗的,還有傳統互聯網中沒能意識到變革開始的軟件和網絡公司,比如微軟。5年前,對于桌面互聯網而言,移動設備還只是一個補充;但今天再看,人們通過移動設備接入互聯網的時間正在快速侵吞使用桌面電腦的時間——全球PC出貨量從去年二季度開始結束了連續數年的增長,開始下滑。毫無疑問,移動設備顯然是桌面PC無情的替代者。稍早前Google宣布由Chrome主管接替Andy Rubin成為新的Android掌門人,這意味著Chrome和Android的關系將更加緊密,而Google想借助Chrome OS進一步侵吞桌面互聯網的意圖也更加明顯。
這場席卷舊世界的大戰,發生是必然的。舊的生產格局及生產關系不能滿足網絡的發展時,便會有新的力量崛起,重組產業格局、生態和游戲規則。你無法洞察未來,你不作為,你尸居餐位,你會被替代。
雖然移動互聯網是一個迭代速度令人瞠目結舌的行業,每時每刻都是十字路口。但對于當前的全球市場,操作系統層級的勢力版圖基本已經確立。可以預見,正如桌面互聯網時代Apple與微軟所擁有的疆域一樣,Google的Android在移動互聯網版圖中已經取代了微軟Windows的位置。Google和Apple將統治移動互聯網的生態底層,在未來時間里,雙方的勢力范圍會趨于穩定。Google老大,Apple老二,沒人會認識老三。
在巴塞羅那的時候,Firefox發布了Firefox OS,合作伙伴中興的展臺上,三臺其貌不揚的樣機風頭甚至蓋過許多手機新品,被媒體排隊拍照。繼續開發新的操作系統,背后確有產業推動力,無論是運營商還是手機制造商,都不希望看到Android一家獨大。我相信,未來幾年,手機操作系統領域,仍會有前赴后繼的新冒險者,帶著各種思路進來。
但操作系統維度的競爭,根本是生態系統的競爭。iOS建立了封相對閉的生態系統,Android建立了相對開放的生態系統,各自完備良好,版圖的瓜分接近尾聲,留給后發者的機會和空間,其實已經微乎其微了。變數再難發生。
所謂移動互聯網的全球化市場,就是Google和Apple這兩家公司確立的市場。其他人都只是在這個格局之下尋找屬于自己的位置。3年前,我們曾在塞班系統中受重創;3年前,我們戒急用忍鎖定Android,才有今天全球范圍億萬用戶規模的小成績。這個成績很小,卻讓我們在新的格局中,確立了很多好的位置。
貪婪與夢想:產業鏈格局將被持續破壞重整
一個月前,在LG的展臺上,我見到了此次巴塞羅那之行最讓我喜歡的應用,就是TALK。這個應用,可以在通話狀態下,讓通話者實時共同查看地圖、分享圖片,還可以在圖上描畫。這種充滿吸引力的語音對話服務,無疑是對運營商主營業務的沖擊,而且如果這一產品,作為獨立的互聯網應用服務,顯然有許多可供想象的空間,但LG卻要全資收購它,讓它只能在LG的產品之間使用。
運營商、手機制造商、互聯網應用服務商,產業鏈上的三個角色,越來越坦然地越過了彼此的邊界。合約機就是運營商和手機制造商為進入對方市場而進行的一種利益交換。騰訊與香港運營商PCCW Mobile推出微信不限流量套餐,國內的一些在線音樂服務也與運營商有類似合作,則是運營商和應用服務商為更多的市場利益向對方的領域伸出了觸手。像DoCoMo這樣在日本產業中控制力最強的公司,無論是手機定制、應用軟件分發,甚至定制更多的應用服務,幾乎是全產業鏈式進軍。
不過全球市場來看,巨頭公司進入全產業鏈的野心無疑更洶涌,更可怕。移動互聯網的底層公司都在布局一盤“軟硬兼施”的大棋。
表面看來,Google是一家科技公司,然而揭開它時尚前衛的科技外殼,我們就會看到,Google的廣告業務貢獻了其收入的90%,它收集全世界使用者的信息數據,再向他們發布廣告,這樣看Google其實是一家廣告公司。
從網絡廣告發展的縱向數字來看,美國網絡廣告市場規模從1995年的不足6000萬美元增長到2010年的260.4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達到50.8%,如今已成為僅次于電視的第二大廣告載體,其中約40%都是搜索廣告。但從增長曲線來看,網絡廣告在市場規模不斷擴張的同時,增長速度正在放緩。這意味著過去支撐Google收入高速增長的搜索廣告,增速也在放緩。未來幾年,仍有許多空間可供拓展,但Google要想維持過去的高增長,就必然突破廣告營收,向產業鏈的其它環節甚至其它行業侵略。
我們已經看到Apple和Google用iPhone和Android分別從硬件和軟件兩個方向切入移動設備領域,并成功重塑了產業格局,Apple已經從中攫取了高額利潤,隨著Android換帥之后的商業化進程加速,加上收購來的Moto改造接近尾聲,相信Google還有可能通過Moto+Android的方式改造Android陣營——剛剛狙擊iPhone成功的三星將會面臨新的挑戰。手機這一領域的飽和也只是時間問題,新的互聯網接入窗口還在被不斷打開, iWatch和Google Glass正鋪面而來。手機占有人類的時間仍然在上升,但也在被新設備覬覦。大象一旦流下第一滴血,群狼就會蜂擁而上。
所有的公司都在試圖長大,長大的公司試圖長得更大。為了長大,它可以獨占一個行業的全部市場和利潤,當一個市場不能滿足他進一步長大時,它會毫不猶豫地殺入新的市場。Google、Apple、Amazon一直在這樣做,也仍將繼續做。
今年5月的Google I/O大會,相信會再次出現讓運營商們和手機廠商們心煩意亂的動向。該發生的總會發生,我們這些從業者只能中流擊水、迎面而上。
自由與解放:移動互聯網遠不只在手機上
當然不會說,移動設備要超越通話工具了。
當然也不會說,移動設備要超越電腦了。
這些早在2007年,iPhone重新定義手機時,被超越過了。經過Android和其它手機制造商過去幾年的追趕,喬布斯曾經重新定義的手機,其想象空間正在被壓榨得越來越少。可以看到,iPhone5比iPhone 4S的進步與iPhone 4到iPhone 3的進步相比,少了太多令人驚嘆的期待;而Android隨著一次次迭代進化,帶來的驚喜也大不如前,Android陣營中超凡的硬件配置往往成為手機賣點,也表明操作系統升級可帶來的消費驅動力已經有限,甚至沒有。
現在的手機,已經需要再一次被重新定義。要超越的,是智能手機的整體概念。
MWC比起CES(國際消費電子展)這個未來主義者,算現實主義者,對未來的想象沒有那么遙遠。但仍可以看到,手機已經甩開電腦,開始要領導電視方向、游戲機方向、甚至汽車的信息系統方向了。
幾年前,喬布斯帶領Apple侵入手機終端市場,隨后跟進的Google用Android與Apple的iOS一起,在幾年的時間里共同構建了全新的世界格局。就在這個新世界即將塵埃落定時,Apple傳出了iWatch的消息,Google也放出了Google Glass。
移動互聯網雙雄先后把目光投向穿戴式智能設備,絕非巧合。而是趨勢已經在那里,它們只是順勢而動。
為什么說移動互聯網不是桌上互聯網的補充,而是替代者?因為移動互聯網成立的根本,不是人類在離開桌面互聯網之后有仍大量閑散時間等待填充,而是移動互聯網是對人的解放,能夠讓人脫離空間的限制,更自由地接入網絡。
手機和平板解放了雙腳,人們接入網絡的地點不再受限于桌面,但它們顯然還不是最自由的,它們依然束縛著人的雙手。佩戴手表和眼睛無疑將比手機和平板電腦更便利,以iWatch和Google Glass為代表的可穿戴設備,將更一步打開移動互聯網的時空,人類將能夠在更長的時間和更廣闊的空間中保持與互聯網的連接。它們很有可能成為手機和平板電腦的補充,甚至替代。
我一直說,移動設備在信息世界中,將成為核心終端,一切其它終端都圍繞隨身的移動設備,使它成為一把鑰匙,打開信息世界的鑰匙。或者說,它更像是人類的義肢,通過這些移動設備,人類可以將自己的大腦與整個網絡相連,和其他人更緊密更頻繁地溝通。從更宏大的視角來說,人類正在從繁衍了億萬年的血肉之軀中加速進化,成為半人半機械的全新物種。
逼迫與挺進:移動互聯網中國支隊的機會
終于說到我們自己。
在巴塞羅那,我盡可能多見國外的潛在合作伙伴,而非同胞,畢竟我們在國內有大把時間可以見面。可是,無論是白天的會場還是夜晚的Party,每天總要和同胞們有幾次碰面。就像不久前我的同事曹明在《我在硅谷墾荒的180天》一文末尾描述的情形,在舊金山某個咖啡館,一進洗手間,居然碰見國內熟識的老朋友。
過去二十多年,中國在全球企業的眼中,只是背后有一個巨大的市場,是一座可待挖掘的金礦。但現在,中國在全球通信產業里,正逐漸站上技術和資本實力的臺階,開始扮演越來越舉足輕重的角色。一個月前,中國移動、華為、中興、聯想這樣的通信巨頭在展會上占據著各自大廳最醒目的位置,它們連續舉辦規模宏大的發布會,佩戴著中國品牌通行證的各種膚色的人員穿梭其中。
和百度、金山的朋友晚上參加聚會,大家都急不可待地希望自己的產品能在中國之外的全球市場去獲取用戶,實現商業價值。
但在我看來,全球市場誘惑巨大,挑戰也同樣艱辛。
在Apple和Google統治的移動互聯網市場中,操作系統維度已經不會給后發者留下任何機會,可以斷言,任何開發新操作系統的嘗試,都將因為無法建立完備良好的生態系統而難以為繼。
在手機硬件維度,則是由Apple和三星壟斷的市場。2012年這兩家公司對全球手機行業的利潤貢獻竟然超過100%,達到106%,因為Nokia、摩托羅拉這些廠商在嚴重虧損。相比之下,國產手機品牌在全球市場能占到銷量卻搶不到利潤,實在惋惜。
此外,各大巨頭橫向的快速吞并將在未來蠶食今天的合作伙伴們的生意。或許此刻三星站在Android的肩膀上如日中天,但Google在今年5月可能就會通過Moto親自下場踢球。
應用維度,可供想象的空間很大。競爭也更加激烈。移動設備的應用開發,不像電腦軟件的開發,需要勞師動眾。在App Store和Google Play強有力的發行渠道之上,往往十幾人甚至幾個人的小團隊,就能開發出暢銷全球的優秀產品。
移動互聯網的硬件階段,美國人和韓國人全面勝利;現在應用階段已經展開,我們中國支隊有著怎樣的機會?
2010年,我們在門戶業務的基礎上切入軟件市場,鎖定Android推出GO Launcher。幾百人的技術團隊日夜兼程,今天已經在全球范圍內擁有了億萬級別的用戶。這億萬用戶只是一個籠統的規模,我要特別強調的是,我們70%的用戶在海外、在北美和歐洲,在用戶付費習慣最成熟的地區。這在桌上互聯網時代是不可想象的,是我們作為移動互聯網中國支隊的榮耀。我們看到微信、UC這些公司和我們一樣,都在國內市場的基礎上勇敢出海。在移動互聯網的第二輪熱潮——應用階段,中國公司能在全球范圍內獲取多大的市場份額?取決于我們的判斷、堅持與努力,以及我認為最重要的——想象力與勇氣。這一次,我們有份參與對未來的構造。
Google和Apple(也許還可以加上三星)打開了移動互聯網這個市場,完成了基礎設施建設(手機、Pad終端并推動運營商提升無線網絡),也定義了這個市場內產品的規則和分發渠道。除此之外,我們這些移動互聯網的創業者其實都是在這個大格局之下,審時度勢,順勢而為,既要堅持自己,又要看清潮流,既要面對獲取市場,又要創建營收模式。這是一個殘忍的市場,到處流淌著鮮血,像蠱蟲一樣,只有真正最強者才能浴血而生。這個市場是殘忍的,但正是這份殘忍才讓這個行業如此生機勃勃,才讓這個行業成為推動世界前進的最重要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