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漢市某街道馬路兩邊,滿載水果的幾輛三輪車已經悄然停駐于此。然而他們還沒來得及做今天的第一筆生意,武漢數字化城管監督指揮中心的工作人員就已經在大屏幕上看到了這一幕。他們立即通知附近執法人員趕赴現場,勸說商販撤離,并引導他們進入專門的自由市場辦理相關手續。整個執法過程只花了短短幾分鐘,這便是“數字城管”帶來的高效率。
“‘數字城管’是湖北省對‘智慧政務’的最早探索,也是‘智慧城市’建設重要內容之一。”
北京賽迪世紀信息工程顧問有限公司副總裁柳絮說,“現在各地智慧城市建設風起云涌,不僅瞄準智慧政務,各種產業園也如雨后春筍般開始建立。然而有些城市未能透徹領會智慧城市的內涵和精髓,存在項目一哄而上、基礎參差不齊、定位各自為政的現象。”
事實上,智慧城市盲目建設謎團依舊未破,柳絮對《中國經濟和信息化》記者坦言:“先建智慧政府才是各地建設智慧城市的正確命題。”
數據大一統
“你有沒有感受到城市帶給你的不便?”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柳絮先提了一個問題。
環境污染、能源短缺、城市噪音、交通擁堵乃至食品安全,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張帶來的卻是人居生活質量的日益下降。
“究其原因,是長久以來將城市系統分裂為若干子系統,互不關聯,這種城市分裂管理帶來各部門‘各自為政’之痛,造成部門間信息資源共享不足,信息資源社會化利用有限讓城市精細化管理之路步履維艱。”柳絮如是說。
而隨著以電子政務為核心的城市信息化進程的加快,對政府信息資源共享的需求日益強烈。據統計,全社會的信息資源總量大約有80%掌握在政府部門,而這些信息資源還常常比一般的信息資源更有價值,質量和可信度也較高。如何實現政府信息資源最大程度地共享,成為各級政府工作的當務之急,亦成了人們關心的熱點話題。
讓柳絮感觸頗深的是在北京市買房和購車,在她看來,這是資源共享特別典型的例子。
現如今北京買房,諸如戶主是否為北京戶口、是否已婚、婚前買房還是婚后買房、現有幾套房、賣過幾套房,這些來自計劃生育、民政、房管等不同部門的信息不再是一個個孤立的信息系統或信息平臺,而是一個大一統的城市管理平臺。通過信息比對數據庫,所有信息都能在一瞬間判斷出來,省去之前信息不共享帶來的諸多繁瑣事兒。
事實上,細心之人便會發現,其實一條馬路就涉及交通、交警、市政、環衛、城管等多個部門,在現代城市管理涉及的各類因素背后,是極為龐大的信息資源,管理系統整合運作的核心就在于對海量信息資源的整合處理。
“之前占道停車問題、店鋪占道經營問題,在現有的城市管理模式下,只能由城管人員出面進行溝通才能處理,而像湖北武漢的例子一樣,信息共享實現后,通過視頻監控,電腦便會自動判斷,自動進入工商、交警部門的信息庫,從而獲取相關信息,并隨即發出提醒,更加能夠體現便民和人性化理念。”柳絮告訴本刊。
“再譬如說,如果哪個地方發生地震了,哪個地方又發生洪災了,所有信息都已經提前進入應急預案當中,指揮中心的屏幕上能立即顯示:應災的物資裝備(人力、救災設備)都在哪里;哪些地方最需要緊急救援;哪條路線是最便捷的等等。這種方式既能在發生事故時做到不慌亂效果,又可以盡量減少事故發生后不必要的傷亡。”
顯然,在未來的城市管理中,城管人員不再需要定點盯防,被動打游擊戰,救災人員不需要忙亂執行公務,而在政務管理中不需要耗時耗力查詢信息。
所謂智慧政府,即通過信息化的手段,將針對個人、企業和城市運營管理的各種服務統一在一個平臺上,并最終形成一個龐大的智慧化整合系統,幫助政府通過精細化的管理方式提升管理的效率,提升為市民、為企業和整個社會服務的水準。
因此,誠如柳絮所言,如何打好信息資源管理的基礎,搭建好政府公共服務平臺;如何讓政務信息資源更加有效地為政府決策、為企業和公眾服務,成為各地智慧城市建設要破解的核心難題。
公眾化平臺
“以前政府電子政務是自己建了自己用,最多是建個門戶網站,或者街道信息亭這樣一種方式。而在智慧城市階段,隨著信息獲取量的增大,服務對象以人為本越來越突出,各政府旨在打造全民化的服務平臺,把決策、信息采集、服務對象擴大到全社會層面,讓公眾參與進去。”在柳絮看來,這是構建智慧政府中特別有特點的一個方面。
“這讓我們不由地想到了這樣一句話‘政府就在身邊,政府就在眼前;有事找政府,請撥12345’。”這是揚州開通的政府為民熱線,現任揚州市市委書記謝正義曾示范擔當接線員,柳絮如是說。
“12345政府服務熱線是在原有12345市長公開電話的基礎上,整合各地各部門為民服務電話,旨在辦成政府為民熱線,更好更快地為全民服務,讓大家都參與進來,切實提高政府服務水平。”
全新上線的揚州市政府門戶網站,是繼“12345政府服務熱線”開通后,揚州市完善公共服務體系、打造服務型政府的又一重要舉措,為公眾提供了多渠道多形式的公共服務。現在只要輕點鼠標,登錄政府網站,揚州市民就可享受便捷的公共網上服務,及時了解事關切身利益的政策法規信息、在線辦理行政審批事項,而發布在“寄語市長”這個地方,市民即可咨詢和反映各類問題。
如今,構建全民智慧政府不僅止于此,全民隨時互動、信息及時交流變得越來越重要,那么政府微博首當其沖。
“微博的興起,讓個體網民話語權進一步得到加強。”柳絮說,一個話題,大家可以都參與進去討論,政府部門還可以及時幫助民眾。
今年1月,一位受傷的大學生在微博上發布了一條求助信息,腿部受傷的他希望搭乘的列車能夠為他提供必要的幫助。該微博在吸引無數網民關注的同時也包括了北京市政府新聞辦公室主任王惠,她迅速把這條微博@給了北京鐵路局黨委宣傳部部長岳石軍。次日,在北京西站等待這名大學生的是幾名志愿者和一條綠色通道。
“政民網上互動交流其目的在于促進政府和民眾間的溝通能夠成為一種常態,通過聽取、吸納民眾的建議,尋求新的改變。民眾不僅是支持者,也是監督者;擁護你,但也給你忠告。”柳絮表示。
在信息時代,電子政務正逐步構建和完善。然而,目前仍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比如,一些地方市長信箱仍流于形式,也有一些政務微博比較被動,在事件發生后才出面回應,顯得“中看不中用”。
對此,柳絮基本贊成華中科技大學公共傳播研究所副所長游昌喬教授的看法:“要實現線上的事情線下解決。網絡問政給力智慧政府,要真正重視網絡問政,并切實達成網絡問政中的民意期許,而不是作秀。”
引導與支撐
2008年底,智慧地球經IBM提出后,智慧城市成為一個廣受關注甚至被熱捧的詞匯。自此我國36個城市先后打出了智慧的旗號進入城市建設梯隊,如今已有95個甚至更多城市(區)將智慧城市列入“十二五”規劃或制定了行動方案,并相繼啟動智慧工程。
原因是這些城市在“十二五”階段面臨著相同挑戰,即如何實現在更高階段的可持續發展,如何實現創新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出于這樣的城市發展訴求,各地不約而同地提出建設信息技術產業園區,以實現創新發展和轉型升級。
在國內外重量級IT企業的爭相支持下,相關的物聯網、智能電網、云計算產業園以及數據中心遍地開花。佛山市宣布物聯網絡工程技術研發中心落戶佛山軟件產業園;珠海市高新區將建智能電網產業園;甘肅省蘭州市與浪潮集團簽訂建設云計算西北中心;IBM簽約河北廊坊市打造亞洲最大的云存儲產業基地;成都鵬博士電信集團在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建成了目前亞洲最大單體云數據中心。
“這些特色的智能產業園正是在相關政府的引導支持下才能遍地開花,而產業的發展必定也在支撐智慧政府進一步的實現。”柳絮似乎一語道出了其中真諦。
在柳絮看來,智慧城市以至智慧型經濟,必以高新技術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智慧產業、現代服務業為主導。企業發展要依靠政府的支持,一個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才會讓產業健康發展。
在我國,盡管目前智慧城市尚處于起步階段,但人們印象中向以家電、陶瓷等傳統制造享譽的佛山,仿佛一夜之間脫胎換骨與北京、上海、廣州等地并列成為了智慧城市的領跑者,這多少會讓人感覺有些意外。
柳絮回憶道:“我們去佛山禪城經濟開發區調研時發現,近年來,在‘智慧佛山’規劃下,這里發生了很多的變化,而推進這些變化的加速器,正源于禪城智慧產業這個創新驅動的引擎。”
有一組非常有說服力的信息:北京世紀互聯集團有限公司在佛山高新區禪城園建立世紀互聯云計算南中國總部基地,啟動雙方在云計算、數據中心以及智慧能源服務產業領域的戰略合作;中國電信廣東公司與世紀互聯攜手,將在位于禪城區的“華南智慧新城”共同投資8億元,建設2萬平方米的下一代綠色節能云計算數據中心,為佛山市乃至全國和全球跨區域的客戶提供先進的云計算及數據中心服務,助力信息化服務業從分散型向集約型轉變。
“佛山禪城產業的創新發展很好地支撐了智慧佛山的建設,”柳絮說道,“而禪城政府也是絲毫不懈怠,為了更好地指導其他產業方面的發展建設,目前正在積極規劃與我們合作的信息資源整合項目。”
定位優先制
佛山禪城產業園的案例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啟示:集聚發展是智能產業非常好的路徑與方式。而在發展產業的過程中,柳絮給了各地一個溫馨提示:切忌盲目建設。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有70次提到改革,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提出我國下一輪改革中,頂層設計非常重要。在柳絮看來,發展智能產業同樣如此,政府一定要有一個好的頂層設計,做好園區規劃,明確產業定位和布局。
“現如今,各智能產業園雖呈現遍地開花之勢,然而找到適合當地發展的路徑才是各地政府應該優先深思熟慮的,切忌建了產業園卻用不到實處。”柳絮說,“建一個產業園需要考慮很多因素,首先要明確產業發展趨勢,而后看產業發展所需要的條件,最后再看自身所具備哪些優勢來建設產業園,而建設產業中的哪個細分產業、產品能否出口、是否能夠輻射周邊城市亦是不可小覷。”
柳絮給記者舉了一個很有意思的例子:去年鄂爾多斯高調招商云計算,電價可以控制在三毛以內。的確,除了能源優勢,鄂爾多斯地殼穩定,溫度適宜,都是發展云計算數據中心的適宜條件。然而,鄂爾多斯地區高校少,專業人才缺乏,也是當地政府不可忽視的現狀。更主要的是云計算中心建成后迫切面臨的將是給誰去用。
事實上,即便發展相同的智能產業,各城市定位也不盡相同。有些城市迫不得已進行產業轉型升級,所以選擇高新技術園區來發展智能產業。而像北京、上海等城市自身已經具有高新技術產業的基礎,可以更好地打造智慧城市產業鏈。
產業定位明晰了,如何聚集力量發展產業,為其創造良好環境,將是政府下一步考慮的問題。柳絮表示:政府應該為產業提供良好的機制體制、配套、物流、交通、平臺服務以及人才資源等發展環境,企業最終愿意落戶投資實際看中的正是當地的人才服務,而與此同時招才引智也正是園區發展的引擎。
以北京市為例,今年3月16日,北京市經濟信息化委員會發布了《智慧北京行動綱要》,給北京勾勒出了一幅智慧圖景。北京將建立以云計算為支撐,包括新興終端、軟件、內容、運營服務于一體的信息服務運營平臺,同時圍繞移動互聯網、下一代互聯網、融合性網絡電視業務等三大平臺著力打造并帶動整合千家軟件和信息服務企業,形成以平臺型企業為龍頭的新型產業價值鏈。
在柳絮看來,智慧政府乃至智慧城市建設與智慧城市產業發展相輔相成,最終的目標是打造智慧城市產業鏈與生態圈,形成良性發展的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