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額寶的出現本來就具有正當性。在長期的業界聲音中,對于消費者長期駐留在支付寶中的“零錢”不能生利息,反而成為了阿里巴巴的用以賺利息的“活期”,這一質疑一直縈繞不斷,也使得阿里巴巴對此難以應答。
余額寶出世,正好趕上了銀行“錢荒”,這使得它一夜之間名聲大噪;余額寶出世,其實就是瞅準了六月里銀行的“錢荒”,只是誰也沒料到,這次“錢荒”玩的這么大。
占盡天時地利的余額寶,會成為大眾的至寶、銀行的死敵嗎?
攪局者 讓支付寶的余額活起來
余額寶的出現本來就具有正當性。
在長期的業界聲音中,對于消費者長期駐留在支付寶中的“零錢”不能生利息,反而成為了阿里巴巴的用以賺利息的“活期”,這一質疑一直縈繞不斷,也使得阿里巴巴對此難以應答。
2013年6月17日,余額寶正式上線。支付寶和天弘基金聯合宣布,余額寶的用戶數截至2013年6月18日晚上9點30分已經突破100萬。通過“余額寶”,用戶存留在支付寶的資金不僅能拿到“投資收益”,而且和銀行活期存款利息相比收益更高。在此之前,由民間資本推進的網絡貸款已是一股不能忽視的力量,在占據互聯網領域大份額的貸款規模的同時,也給銀行帶來較大的競爭壓力。
巧合的是,6月以來,銀行間市場資金緊張局面愈演愈烈。多重因素的疊加之下,持續一個月的“錢荒”,在越接近6月20日越發劇烈,并在20日當天達到高潮:隔夜拆借利率盤中一度攀升至30%,當日七天回購利率最高也達到28%。
銀行“錢荒”了,這讓公眾對銀行長久以來的信任感突然跌落在了塵土中,也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了余額寶在市場上的號召力。
“現有金融體制難以支撐今后30年中國的經濟發展,需要攪局者進入。”近日,在上海舉行的“外灘國際金融峰會”上,這是馬云演講的開場白。
可以說余額寶選擇6月登陸市場,原本就是有預謀的。盡管不可預計錢荒如此之強,且余額寶作為一項理財產品,本身不可能催生出來,但6月本身就是銀行頭寸短缺的時段,卻早已不是秘密。
從季節性因素來看,6月份是商業銀行考核二季度貸存款規模的時點,短期存款沖規模導致市場資金更加緊缺,資金成本上升在所難免;加上6月底7月初又恰好是準備金繳款和財政繳款的時點,流動性上收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加劇市場的資金緊缺。因此,余額寶早已看準了時間出手,只是沒想到這一出手的時機,恰恰遭遇到了錢荒這個大浪。以至于一時間,有陰謀論者甚至指阿里是錢荒的幕后推手。
很快,這一理財利器被證監會在例行發布會上點名,并指稱支付寶“余額寶”業務中,有部分基金銷售支付結算賬戶并未向監管部門進行備案,也未能向監管部門提交監督銀行的監督協議,違反了有關規定。對此,支付寶官方當晚回應稱,會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主管部門的相應要求。余額寶業務不會暫停,余額寶用戶的利益也會得到充分保障。而業內普遍認為,此次點名頗為類似前不久微信付費問題一樣,是來自相關利益機構的請求。
被神話 余額寶不是十全大補丸
在中國的金融市場,有一個很不好的傳統——神話。
早前,“中國大媽”爆炒黃金的事情被瞬間引爆成為一種國人驕傲,甚至被許多媒體譽為中國民間力量完勝西方金融資本的一場神話。然而時隔不過幾天,金價暴跌,“中國大媽”們被集體套牢,神話破滅之余,更讓無數跟風炒金的國人的白花花銀子成為了“大媽”們黃金神話的陪葬品。
余額寶會不會是新的一個神話呢?
正如曾經有國人通過炒作巴菲特神話來提高所謂“巴菲特午餐”的含金量,從而通過天價購買午餐來傳遞個性薦股的信息而抬高股價,大牟其利。對于余額寶,部分人絕對不會放過牟利的機會。
因為從目前傳遞出來的信息來看,每一個信息點都是神話的契機。
據媒體報道,余額寶的亮點之一則在于:對于用戶的最低購買金額沒有限制,一塊錢就能起買。支付寶的用戶絕大部分都是沒有太多理財經驗的年輕人,這些人群才是支付寶的目標。這也符合阿里巴巴一直以來堅持服務二八定律中那沉默的八成人的思路。
繼而,這一新產品將吸引更多閑散資金涌向支付寶。因為余額內的資金能隨時用于網上購物、支付寶轉賬、繳費等支付,其所獲收益又比銀行活期存款更高。據支付寶介紹,同樣一萬元,通過活期存款一年的收益只有35元,而如果通過余額增值服務一年的收益可以達到380元至400元以上,收益比活期高出十倍。
別的不用說,光是這個收益高出活期十倍的信息點,對比“錢荒”下對自身資金保值與否的不確定性,就足以對大眾產生巨大的誘惑力。
最容易實現的神話收益就在于一旦基金加入余額寶,就可以讓神話的光芒照耀自身,讓自己更好的得到投資者的信任。也因此,據說,余額寶上線后,不日就有20多家基金公司蜂擁而至,主動尋求合作。
但余額寶的宣傳與被宣傳中,都難免有意無意遮蔽了更為關鍵的信息點——它終究是一個理財產品,任何一個理財產品的收益和風險都是相對的。簡言之,就是這世上沒有穩賺不賠的買賣,包括余額寶。
對于風險,支付寶的解釋是:貨幣基金主要用于投資國債、銀行存款等安全性高、收益穩定的有價證券,2012年國內貨幣基金7日年化收益率平均約為3.8%;總體來看,貨幣基金作為基金產品的一種,理論上存在虧損可能,但從歷史數據來看收益穩定風險極小。
但也有論者表示,從支付寶宣稱一年10萬獲得的收益達4000元來看,銀行理財產品也基本能實現。其神話中放大的點,其實只是欺負大眾對金融的外行而已。
而同時,余額寶所謂承諾可能達不到的收益,又能隨時贖回的最大賣點,其在資金鏈穩定時當無大問題,但一旦遭遇集中擠兌或基金縮水這些類似“錢荒”一樣的情況,阿里巴巴的戰斗力又能超過財雄勢大也虎落平陽的銀行們多少?
互聯網金融浪潮襲來
余額寶盡管不該被神話,但它或許將開啟一個新時代。
就在余額寶的高熱剛剛有點退燒之時,6月26日,天天基金網宣布,其針對優選貨幣基金的新型投資工具——“活期寶”即日上線。與“余額寶”相比,用戶充值“活期寶”能享受多個優選貨幣基金帶來的超定期投資收益,還可通過“活期寶”歸集工資卡儲蓄、實現余額轉卡操作,手續費低至“零“,是管理活期現金、便捷理財的新模式。
與之相似,諸如P2P拍拍貸之類的新理財概念工具也在這場大熱中開始全力宣傳自己的優勢。“上半年大家都還在討論銀行和第三方支付誰能夠在移動支付領域上更勝一籌!”一位業內人士稱:“一夜之間,各種網絡理財產品成為了大熱,今年下半年,肯定會是網絡理財爆火的黃金時代。”
該人士還表示,較之移動支付都是各種機構叫的兇,而消費者幾乎毫無興趣,網絡理財則不同,前者是自上而下推動力弱,而它則是自下而上推動力極強,就其所以,移動支付是教大眾更多的花錢,而網絡理財則是讓大眾更好的賺錢,兩者的本質區別決定了其對大眾的吸引力。
余額寶的前途如果不遇到大的金融風暴,短期內的必然很光明,除非銀行能夠立刻迎戰。
民生銀行行長洪崎在接受外界采訪時,就公開表示,“阿里做金融是對銀行界的重大挑戰。”洪崎指出,銀行最大的資源就是客戶,而阿里巴巴通過電子商務已經積累了海量用戶。“通過數億客戶群,阿里金融在支付結算的基礎上,在平臺上提供貸款、理財、信用卡等服務,比銀行要快捷得多。”
這其實不僅僅是阿里的力量,更是網絡的力量。但銀行依然有勝算。
其實銀行早就有類似的網絡理財產品,只是特點不明顯,至多只是常規理財產品的網絡版而已。但銀行依靠其目前已經較為完善的網絡銀行體系完全可以做到快速反應,用自己的“余額寶”來做弄潮兒。
“比起支付寶里的余額,大眾在銀行賬戶里的活期余額才是真正無比龐大的天文數字。”上述業內人士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