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如貨幣或黃金,正成為一種新型經濟資產,大數據已成為差異化競爭力研究的新領域,成為企業創新的機遇。技術研究機構IDC曾預計,大量新數據無時無刻不在涌現,并以每年50%的速度遞增。從通信到測定方位、溫度甚至大氣化學變化,大數據應用無處不在。
那么,這個互聯網行業的“專利品”,在救災中能起到什么作用?大數據開發和應用如何助力救災系統完善?不妨以“7·21”北京雨災和“4·20”雅安地震為例加以分析,并結合國外大數據創新案例來找到差距。
你是否還記得微博網絡平臺成為“7·21”北京雨災的“救星”——公眾通過微博公布家庭住址,為求助人提供避難場所;“雙閃車隊”通過微博自發結隊接送受困者。一條包含人物、時間和地點三要素的微博可迅速了解救援所需,打開微博附加坐標數據即可實現地圖定位,為及時救災提供方便。雅安地震中,除了微博再次凸顯新媒體傳播優勢外,微信群及各大互聯網公司推出的尋人平臺也為救災提供了多渠道支持。但各大網站數據并不互通,而且數據的低精確度和低效成為最大弊端。而無論在日本海嘯還是波士頓爆炸案期間,谷歌地圖都提供了庇護所的精準定位,實現了大數據網絡在救災中應起到的實際作用。
以上例子可以看到融合數據的價值,通過短信或電話均難以精確描述地理坐標,微博中的碎片信息只利于局部援助,而網絡和大數據精準應是高效救災的必備要素。雖然社交媒體應用于救災有巨大潛力,但其信息短暫、快速和一次性的軟肋難以解決救災的整體問題,大數據的到來因此對我們提出新的要求——如何開發和應用一個集中的信息庫準確調配物資并達到精確匹配?
政府等權威部門缺乏大數據管理能力的問題,在雅安地震中凸顯——震后各界人士一起涌入災區,一度造成交通阻塞,救災工作難以有序進行;救災物資整齊地排在后方卻不能第一時間派送到受災者手中。災區沒有每日更新的數據,重要數據難以公開而造成社會物資混亂;沒有統一的物流中心和轉運車輛,造成物資發放混亂。可見,缺乏大數據時代的管理思維和協調能力,必然會影響救災效率。
即便是國際救災和發達國家的救災體系也難言完美,何況在偌大的中國。但我們必須看到大數據在應對自然災害和救災中所能起到的重要作用,比如,近年來,一些大企業、機構和NGO組織共同研究使用大數據、協作技術開發和設計未來可持續發展城市,以應對颶風或海嘯等災害;又如,在聯合國資助泰國曼谷的項目中,研究人員使用眾包(Crowdsourcing)移動應用程序,使城市居民進行實時洪水監控,達到洪水預警和防范目的;再如,IBM公司在里約熱內盧與當地政府合作,創建和啟用全新自動報警系統,如出現洪水和滑坡預警時,系統會在全市發布市政官員和急救人員行動信息,采用的算法可預測不同地理位置的雨量,等等。
社交媒體出現時間短暫,它在災難報道中起到的作用也有目共睹,但預防災難、賑災和減災等更需要專業和科學的運作,救災需要精準數據和細致兼備的后勤管理,也更需要我們把所有社會化媒體的在線反應轉化為真實行動的大數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