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天堂”到“地獄”的距離并不遙遠,對于號稱中國光伏帝國的無錫尚德來說,只有短短8年時間——今年3月20日,無錫尚德宣布破產重整。
2005年,施正榮在紐交所敲響了尚德電力的上市鐘聲,尚德電力成為第一家在美國主板上市的中國民營企業,施正榮則在2006年被評為內地首富。而8年后的今天,尚德股票評級為賣出,目標價為0元。
值得注意的是,地方政府在光伏行業發展過程中扮演著關鍵的角色。江蘇一家光伏企業的負責人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政府對光伏企業的助推,導致企業好大喜功,卻降低了對市場風險和低谷的警惕性,甚至有地方政府希望企業快速做大,給出具體的擴張要求,綁架了企業和企業家。”
快速發展的無錫尚德
1999年,兩個在澳大利亞的中國留學生一見如故,一個是尚德的創始人施正榮,另一個則是其合伙人楊懷進,兩人一拍即合,打算回國創業。2000年,兩人帶著澳洲兩年的薪水40萬美元、項目計劃書、筆記本電腦等來到上海技術交易所,向一些上海太陽能行業的專家和投資人宣講他的創業計劃,但并未獲得認可。
施正榮并沒有灰心,他們離開上海,前往山東、遼寧、浙江等多個省市,卻連吃閉門羹,直到他們來到江蘇無錫。當地政府看上了施正榮的項目,于是在無錫政府的指導之下,由無錫小天鵝集團、山禾制藥、無錫高新技術風險投資有限公司等8家企業共同融資600萬美元,作為大股東,施正榮本人由技術股和40萬美元的現金股共占25%的股份,正式成立了無錫尚德。
無錫尚德成立之后一路高速發展,也一度發展成為我國光伏行業的標桿企業。
隨著尚德的快速發展,2005年,施正榮在英屬維爾京群島注冊成立100%控股無錫尚德的尚德電力,并在紐交所上市。上市后不久,尚德的股價漲至40美元,施正榮以23億美元成為2006年的內地首富。
此后,受益于歐美光伏市場一系列強有力政策的刺激,以及國內對光伏產業的扶持,無錫尚德出現突發式增長。到2007年底,尚德產量達到360兆瓦,實現銷售收入超100億元,公司市值突破百億美元。2008年,隨著歐美市場需求增加和政府補貼增加,光伏行業達到頂峰,尚德電力股價一度逼近90美元。
各家企業競相擴大產能
國內諸多企業開始跟隨尚德的腳步,大力發展光伏組件。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的爆發,從當年的第四季度開始,國際市場對光伏組件的需求大幅下降。
此時的尚德仍然繼續擴張產能,成為全球第一大光伏企業。除了尚德之外,由于施正榮創造的財富效應,再加上行業本身利潤高和門檻低,讓投資者蜂擁而上。
一個行業內企業扎堆進入,導致的結果就是產能過剩,也致使光伏組件價格從2011年的每瓦1.4美元下降至0.7美元。“中國的光伏產業畢竟是新興產業,在國際化經驗不足的情況下,絕大多數企業的決策過于激進與冒失。”中國光伏產業聯盟秘書長王勃華表示。
然而,即使面臨行業下滑的局面,包括尚德在內的國內光伏企業仍然沒有停下擴大產能的腳步。
國內一家光伏研究機構的負責人表示,“從公司管理的角度而言,這個時候應該迅速壓縮產能、壓縮成本,但是包括尚德在內的中國光伏企業仍在擴大產能。”
對于各家企業競相擴大產能,光伏行業市場觀察人士李彤用博弈論做了分析,“對方不擴大產能,己方擴大的收益為最大,否則收益為零。對方擴大產能,己方按兵不動的損失最大,如果奮起直追可將損失減小。”
產能過剩導致危機來臨
在產能遭遇嚴重過剩,光伏組件價格下滑,股價大幅下跌的同時,尚德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機,其海外電子投資基金GSF擔保造假事件的爆發,這也被業內稱為尚德破產重整的一個轉折點。
2012年8月,尚德發布公告稱,在檢視了其與GSFCapital關于意大利項目的原始文件后,發現GSFCapital向尚德提供的5.6億歐元等值德國政府債券擔保系偽造,根本不存在。
此時來看,尚德電力被子公司管理方騙了,僅是擔保違規,后果并不嚴重,但是由于國內光伏產業因產能過剩導致的產品價格急速下跌,再加上金融危機又導致歐洲各國對新能源補貼驟減,尚德幾乎無法實現盈利。
而尚德又要在2013年3月15日償還5.41億美元可轉債,當時尚德電力總負債已經超過200億元人民幣,新增貸款幾乎沒有可能。
“想要解決這些債務問題,只有兩個渠道,一是向銀行貸款,但是此時銀行已經對光伏行業失去信心,想要獲得求助,對于尚德來說根本不可能;二是出售GSF旗下的電站,但是由于擔保違規,這條渠道也被堵死。”無錫官方一位知情人士表示。
歐美的雙反調查對于中國光伏產業可謂滅頂之災。“歐美是全球光伏產品的最大市場,中國的光伏產品有將近九成流向這兩個地方,最先倒下的自然就是龍頭大哥尚德。”江蘇光伏行業協會的業內人士說。
無錫尚德自成立之初,就是一家高度依賴海外市場的公司。2002年第一條生產線投產至2011年的10年中,該公司的光伏組件90%以上出口海外,“一個企業全靠海外市場支撐,當然不會有主動權。尚德事件進一步證明,中國光伏行業必須首先立足國內。”一家光伏研究機構負責人對記者說。
光伏熱中的政府捧殺
由于無法償還到期的債務,3月20日晚間,尚德對外宣布,3月18日由8家中國的銀行組成的債權人委員會,已向無錫市中院提交了對無錫尚德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進行破產重整的申請,而無錫尚德已于3月19日通知法院沒有異議,這也意味著無錫市中院已作出裁定,對無錫尚德實施破產重整。
在業內人士看來,無錫市政府對破產重整早有準備。因為以無錫國聯作為整合尚德的平臺,對這家曾經幫助無錫市完成江蘇紡織業、無錫小天鵝等一系列產業和公司整合的國企來說,重組整合尚德并非難事。
不難發現,這場光伏革命中,最大的問題就是地方政府的捧殺。
就全國而言,綠色新能源計劃備受熱捧,政府和銀行對光伏企業開綠燈。而就地方政府而言,光伏產業成為各地政府招商寵兒,無償土地、資金配額、電價補貼等等,都促使了光伏企業快速發展。
對此,常年研究光伏行業的研究員任浩寧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在光伏發展之初,地方政府對光伏產業的定位就是一個問題,在產能擴張的時候,地方政府沒有很好地引導,也沒有進行制約,反而是在貸款方面給予強力支持,這也促使了企業的產能盲目擴張。”
“政府需要考慮的是,投入這么多錢來補貼,卻只能依靠歐美市場,所以當歐美“雙反”襲來,國內光伏企業就被一擊擊中。”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光伏委員會一位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