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入冬以來,全國平均氣溫創下了28年以來的新低。尤其是南方,溫度持續走低,因此南方居民要求集中供暖的呼聲也越來越高。其實每年南方都有集中供暖的呼聲,只是今年尤為強烈。雖然南方氣溫比北方高,但由于濕度大,且冬季氣溫低水汽難蒸發,再加上近幾年南方雨雪冰凍等極端天氣頻發,人們感覺格外陰冷在一些地方,室內由于缺少光照,空氣流通性小,造成室內溫度比室外還低。
雖然南方供暖每年都有很高的呼聲,但一直未能實施。主要原因首先是南方范圍太大,要全部進行供暖設施的新建和改造工程量巨大,還需要巨額的投資;其次即使南方建立起供暖設施后,本就緊張的電煤資源能否滿足需求?此外集中供暖所帶來的環保問題也需要得到很好的解決才行。因此,考慮到這些問題,要想讓南方供暖在短時間內變成現實還存在較大困難,難以一蹴而就。
目前的“全國集中供暖線”是建國初制定的,當時由于考慮到能源、資金等問題,就采用一刀切,供暖線以北采用集中供暖,供暖線以南就沒有集中供暖。近年來,由于極端天氣頻發,加上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不斷提高,調查顯示八成以上的南方居民都贊成集中供暖。所以,在南方逐步實現集中供暖勢必將成為南方各省市未來的發展目標和規劃。
既然是新建供暖設施,就要避免傳統供暖設施帶來的污染、低能耗、可控性低、冷熱不均等問題。將物聯網技術引入供暖系統,建立物聯網城市集中供暖,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在供暖系統中加入溫度傳感器和熱用量自動控制裝置。可以對所有用戶的室內溫度進行監測,并根據需要進行調節,達到指定的溫度。
生活在北方的居民或許都有這樣的體驗,冬天空氣濕度低,加上暖氣過熱,所以室內感覺格外干燥,人體常常感覺不適,嚴重的甚至引發疾病。經常有居民反映,“暖氣太熱了實在受不了,家里都要被烤干了,希望暖氣能降降溫。”而在有些地方,由于供暖設備老舊,資源不足等問題導致暖氣不熱,室內又“太冷”。即使在同一個小區,不同的住戶,溫度也有較大差別。面對這種北方“過熱”南方又“太冷”的局面,有必要讓供暖設備更加智能化,做到可監測、可控制、可調節,并根據我們的需要來選擇溫度。
在供熱公司的監控室里,可以清楚地看到哪些用戶、哪些小區溫度過低或過高,從而進行加溫或降溫。供熱公司還可以隨時根據天氣變化,在不同時段對溫度進行調節。此外,供暖系統本身具有智能調節功能,從而解決冷熱不均的問題。
將智能終端與供暖系統相連,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溫度調節。今后,我們只需用手機或平板電腦就能輕松地調節溫度。智能供暖系統甚至還可以在不同的房間內設定不同溫度,滿足不同年齡段人群對溫度的需求。當用戶不在家時,可以選擇將暖氣關閉,快要回家時,用手機可以利用遠程控制,打開暖氣并調到適合的溫度。
有統計數據表明,使用物聯網城市集中供暖比傳統供暖系統能耗降低了26%。既避免了浪費,也節約了資源。供熱公司還可以提供多種收費模式,并根據用戶的實際使用情況來收費。
目前,物聯網城市集中供暖系統已經在一些城市投入使用,并且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相信,隨著物聯網技術的發展,城市供暖設備的改進,在全國范圍內建設智能城市供暖系統,南方的冬天也“不再冷”將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