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國內許多建筑企業都在搞信息化建設,但卻遇到不少困惑,失敗的也不在少數。一些建筑企業感嘆:怎么搞信息化建設也會有如此大的風險?
那么建筑企業信息化究竟面臨哪些風險呢?又該如何破解呢?
四大風險不容忽視
風險一:方案風險,也就是路徑風險,通過選擇什么道路,從哪里入手來進行信息化,如是先材料管理呢,還是先成本管理。目前不少實施方和建筑企業都傾向追求看起來全面、功能完整、一步到位和在其他企業已經成功應用的方案,但是這些方案是否真的適合本企業?那些功能能否充分利用?對這些問題往往關注不夠。方案風險實際決定了企業信息化的整個戰略成敗。
風險二:選型和設備風險。由于目前各種軟硬件產品非常多,不同應用平臺和不同的開發工具,甚至不同的硬件集成,都將決定企業信息化未來的效益、維護成本和轉移成本,這種風險主要表現在:一旦選型和設備選擇不好,必將導致將來的維護成本非常高,轉型困難或平臺鎖定后,更新換代風險的增加非常大,結果被這些平臺和設備限制了企業自身的長遠發展。這種風險后果也比較嚴重。
風險三:實施和執行風險,也即協作風險。企業信息化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雙方良好的合作,但是在實施和執行過程中,由于雙方知識背景的差異(IT人員不懂本企業管理特點,本企業管理人員不懂IT知識),管理風格和對項目的期望存在差異,以及合作人員之間利益沖突等,都可能引發合作失敗的風險。在實施過程中,這種以“IT企業(實施方)為主導,企業客戶(接受方)為主體”的這些“雙主”模式,常常會引發許多風險,如扯皮、爭功、諉過等。
風險四:投資風險?,F在不少企業都將信息化改造看成一種投資收益行為,因為從理論上看,它的改造可以帶來直接效益,但如果這種收益不確定,或者它的風險過高,就會減弱企業對它的投資欲望,避免這種高風險投資,結果甚至使企業喪失了信息的良機。
破解之道:重視方案的靈活性,打造業務基礎平臺
企業信息化為什么會有風險?根源在于信息化方案最終不能符合企業管理者的需要,或者暫時滿足后又不能適應企業管理變化的需要,不能給企業帶來真正的效益。因此,減少風險的根本途徑在于方案的可靈活實施性,也就是說,方案能夠在當前適應管理者的需要,并且能夠靈活適應管理的變化。或者這種項目更新、變動成本非常低,這樣就沒有什么風險,或者最低風險了。即便出現了問題,對于實施方來說,也沒有什么大問題,也沒有什么大責任。
而要徹底解決風險必須依靠新思想來指導,目前來看,打造業務基礎平臺可能是解決長期存在風險的一種新出路。在項目實施過程中,以業務流程設計企業管理,逐漸優化管理而不是追求一步到位,這樣可以減少實施風險。它改變過去由技術(軟件)主導企業信息化的思想,而是企業管理者根據實際情況自主設計自己的管理模式。從技術開發和項目實施角度來看,可以真正提升軟件的開發、發布和維護效率,實現企業信息化過程中的用戶參與、快速開發、快速應用、靈活調整,大幅度提升管理系統實施和應用的成功率及投入產出比。而集成業務管理系統,從功效來看,可以幫助對客戶進行團隊協作、業務處理、流程控制、決策分析、商務智能、業務重組提供全面支持,幫助企業成為高效協作的整體,滿足企業管理個性化和持續完善的要求。
這種模式可以解決和降低多個層面和實施階段的風險,如可以減少方案和選型階段,主要是解決了過去信息化系統過度依賴某一平臺的風險;又如在信息化項目過程中,可以切實根據企業的需要靈活建模,并根據企業結構采用業務組件進行功能搭配,而且企業管理者可以直接參與這一過程,因此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減少合作中的實施風險。這種降低信息化風險的模式是從管理軟件開發角度——從信息化工具的源頭入手,所以在軟件開發和項目實施過程中,必須實行“企業主體與主導一體化”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