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在2004年第一屆可再生能源集成與分布能源國際會議上,工業投資者和研究機構提出建議:成立未來電網技術平臺,由此開始規劃未來歐洲電網的發展,在2005年開始進行未來智能電網歐洲技術平臺工作,其目標是形成未來2020年歐洲電網規劃并推動技術發展。該平臺的工作范圍是,提高歐洲輸配電系統的效率、安全性和可靠性,消除大規模集成配網與可再生能源的障礙,符合FP7項目中智能能源網絡建議的優先級。其目標是:開發一個共享視圖,鼓勵多方參與;確定研究需求并為不斷增加的公共、私人在電網方面的研究成果提供支持;規劃正在進行的研究項目,以及新歐洲、國家和地區輸配電系統項目;針對下一步的行動、戰略研究議程的實現和部署計劃給出結論和建議等。
我國啟動設備標準化研究
中國智能電網研究工作剛剛起步,也標志著中國電工設備智能化發展有了良好的開端。
2009年4月24日,國家電網公司總經理劉振亞在劍橋能源研究協會與美國能源協會共同舉辦的“更堅強的電網—中國與美國展望”會議上發表主旨演講,提出建設中國特色“堅強智能電網”的目標。
圍繞這一目標,國家電網公司成立了智能電網部,開始了智能電網研究及建設工作,由此拉開了中國智能電網建設項目的序幕。
值得關注的是,作為中國電工行業的組織機構,中國電器工業協會在探索適合國情的智能電網發展道路上也進行著不懈的努力,于2009年開始進行智能電網的研究工作,在風電、太陽能發電等方面已經開始了先期的研究和標準化工作,并取得了許多階段性成果。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中國電工行業智能電網設備標準化建設的思路。
2009年3月26~27日,中國電器工業協會與美國電氣制造商協會在北京舉行了中美智能電網標準與技術研討會。可以說,這是中國電器工業協會開始進行智能電網標準化研究的里程碑。
據分析,智能電網互操作是智能電網系統建設的關鍵,設備之間的互操作在深層次上反映出來的是國家、組織和人的互操作性,以及商業模式的互操作性,因此一個開放的組織構架是保證智能電網互操作非常重要的保證。
為盡快推進我國智能電網設備標準化工作,構建我國智能電網設備標準體系,同時做好國際電工委員會IEC/SMB/SG3智能電網戰略工作組的技術支撐工作。中國電器工業協會于2009年11月10日牽頭組建了電工行業智能電網設備標準化專家工作組(SGEE),將推動我國智能電網設備行業實質性參與國際標準化工作。專家工作組采用全對外開放式工作形式,針對智能電網各專業領域所涉及的智能電工設備開展標準化工作,征詢電工行業及企業的意見,對外征詢各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科研院所、企事業單位等對智能電網設備標準化工作路線的建議與意見。
目前,工作組已確定了工作重點和目標:將重點跟蹤國際標準化領域智能電網設備標準化動態,研究并組織開展我國電工行業智能電網設備標準化工作。協調、指導電工行業各領域進行智能電網標準研究和技術研究,為電工行業所有相關單位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障,以推動智能電網設備標準化工作的開展和協調。
專家工作組將開展三項主要任務:一是進行必要的技術指導,推動行業內各專業領域智能電網設備的標準化工作;二是確定必要的測試和認證需求,對于采用智能電網設備標準的產品,評估其互操作性;三是統一跟蹤行業內智能電網設備發展動態,為智能電網研究注入動力,并及時對研究成果進行展示。
關鍵詞:什么是智能電網?
智能電網是一個智能的集成所有與之相連的用戶的電力網絡,從發電機一直到消費者等各個環節,為有效地交付可持續的、經濟的和安全的電力供應。
智能電網使用帶有智能監視、控制、通信和自治愈等技術的新產品和服務,可以更好地推動各種規模發電廠和技術的互連和運行;使消費者在優化系統運行中起重要作用;給消費者提供更多電力供應信息和選擇;極大地減少環境對整個電力供應系統的影響:發送更高可靠性和安全性的電力供應。
智能電網的實施不僅涉及技術、市場、商務、環境影響、政策框架、標準使用ICT(信息和通信技術)、移植政策,也包括社會需求和政府法令。
延伸閱讀:我國確定智能電網設備標準化框架
我國電工行業智能電網設備標準化專家工作組(SGEE)第1次專家組會議討論確定:中國電工智能電網設備標準化框架分成核心、通用和領域三大類,其中核心部分包括通信和安全,這是整個智能電網設備標準化需要考慮的重點;通用部分包括:電磁兼容EMC、設備安裝、產品標識、鑒定、工程、設計、使用用例等;領域部分包括發電、輸電、配電、運行等。
專家工作組由中國電器工業協會副會長方曉燕擔任名譽組長,許昌繼電器研究所所長姚致清擔任工作組副組長,中國開普電器檢驗研究院主任賀春擔任副組長,各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科研院所、企事業單位等20位專家組成。
專家工作組本身不直接制定標準,而是通過組織各相關單位在研究智能電網及智能電網設備的過程中,確定使用用例、明確用戶需求,為電工行業所屬各個專業協標委會提出智能電網標準化工作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