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物流業最熱門話題,莫過于冷鏈。這是一個在中國剛剛興起、充滿商機行業,也是一個與食品安全乃至生命安全休戚相關的行業。
所謂冷鏈,是指易腐食品或藥品的低溫運輸、儲藏等供應鏈系統,冷鏈市場的規模會隨著食品和藥品行業的發展而水漲船高。
從食品市場看,中國乳制品消費年均增長率在10%-20%,冷飲、肉類加工和消費也將進入一個高速發展期——這些易腐食品消費的增長必然拉動冷鏈物流的巨大需求。
冷鏈也與生命安全密切相關。中國5歲以下的兒童,需要注射十幾種疫苗,而這些疫苗都必須在溫控條件下運輸。“但是目前大部分疫苗,從生產到臨床注射的物流過程中,很多環節沒有溫度控制(業內稱之為‘斷鏈’)。”英格索蘭亞太區溫控系統技術副總裁余鋒警告說。
斷鏈亂象
美國、日本及西歐國家的食品冷鏈運輸率達到80%-90%,中國只有10%左右。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下稱“中物聯”)估計,目前中國已有冷藏容量僅占貨物需求的20%-30%,冷鏈產業蘊藏著巨大商機。
但中國企業缺乏對冷鏈基本認識。光明乳業旗下的上海領鮮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殷海平坦陳,目前很多物流企業還在用普通的平板車運輸冷凍食品,“超市里很多水餃、湯圓都是變形的,冰淇淋也有軟化現象,消費者還沒意識到這是冷鏈過程中出現斷鏈造成的。”
根據冷鏈設備供應商英格索蘭統計,中國約90%肉類、80%水產品、大量的牛奶和豆制品還未實現冷鏈保障。一個普遍現象是,冷鮮品物流“兩頭冷、中間斷”,而“從廠門到店門”這段“中間”的冷鏈物流過程亟待規范。
超市大部分配貨商,冬天只用普通貨車加棉被的方式配貨,而小型超市根本沒有檢驗貨物溫度的能力。殷海平說,“就上海而言,小超市和便利店遍布全市,根本不利于冷藏車的大規模集中運輸。”
超市和飯店在業務繁忙的時候,顧不上已運到門口的冷鮮食品——它們甚至被堆在飯店或超市的倉庫門口“升溫”幾個小時。
外資民資對壘
冷鏈裝備業是冷鏈行業的基礎,這個領域兩大外資巨頭——英格索蘭及開利(Carrier)已進入中國多年。
目前,英格索蘭在中國的各項投資總額達到4.12億美元。英格索蘭余鋒透露,運輸冷機設備在中國市場發展迅速,今年的市場規模在5000萬美元左右,“過去5年(除2008年),每年平均有兩位數增長率,未來幾年可能達到20%”。
而外資冷鏈物流運營商,如澳大利亞最大的冷鏈物流提供商太古(Swire Cold Chain)已進入華南市場,而美國的冷庫物流運營商普菲斯在上海的冷鏈倉庫也已奠基。
而國內的第三方冷鏈物流企業,目前還是小散亂格局。
民營冷鏈物流企業排名靠前分別是:山東的榮慶物流、安徽的安得物流、天津的康新物流以及北京的華日飛天。冷鏈物流企業成本高、風險大,這些民營企業均面臨資金不足的困境。榮慶物流引入了風險投資今日資本,華日飛天被大新華物流收購,安得物流謀求IPO卻被創業板發審委否決,而康新物流最終賣給了外資企業。
今年4月,招商局國際和全球最大的冷鏈企業美冷公司(Americold Realty)成立合資企業,并于今年7月收購了康新物流。緊跟著美冷的步伐,日本的雅瑪多、伊藤忠也進入中國冷鏈市場。
另一方面,因為找不到可靠的第三方物流企業,中國的一些食品藥品企業,自己辦起了冷鏈物流。肉制品生產企業雙匯“一不小心”就擁有了中國最大的冷藏運輸車隊,冷藏車達到1400多輛。雙匯在運送自己公司產品的同時,也會順帶攬一些其他企業的冷鏈業務。
北京商務委員會物流發展處的朱忠文認為,冷鏈物流目前發展的難點在于法規政策的不健全。《食品安全法》沒有食品冷鏈物流的明確規定。
國家農產品[22.45 -6.26%]現代物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國利認為,政府立法和市場驅動兩者不可偏廢。“在意大利和日本,都由政府來補貼冷鏈企業。”
王國利透露,中物聯正在起草《冷鏈物流企業服務條件評估》等六項標準,從行業協會的角度對冷鏈業進行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