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病歷作為醫療信息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正在成為一種趨勢?;仡櫸覈@些年來電子病歷的應用發展歷程,電子病歷應用的范圍在日益擴大,并朝著廣度和深度雙方向發展,人們對電子病歷的概念理解也開始從朦朧意識階段向理性現實階段轉變。但是,盡管如此,受到體制等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它的發展同樣也遇到了一些瓶頸。
我國醫療信息化面臨三大挑戰
醫療信息化核心內容是電子病歷,但到目前為止,世界各國政府都沒有拿出完整的電子病歷標準體系,中國醫療信息化更多的是政府行為,這為其推進提供了很大的動力,不過,中國醫療信息化的困難也是顯而易見的。
首先,電子病歷應用的利益相關者眾多,這其中包括患者、臨床醫生、醫院管理者、社區醫生、醫療保險、公共衛生、衛生行政、科研機構等。這些利益相關者在電子病歷信息采集和使用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提出了不同的功能要求和信息標準。可以設想,如果要把創建于不同歷史時期,分散存放在不同機構和部門,又隸屬于不同所有者的數據資源進行整合,形成一個完整邏輯實體,還要給不同的人按不同的要求使用,這件事情會有多難。不但要解決技術難題,還要解決體制機制,規范管理各方面的問題。
其次,由于居民流動性大,生命長期性,信息分散在不同地區、不同機構,因此電子病歷的數據標準規范統一后才能共享。不同地區,不同機構的業務要求不一致,都要從各自視角對數據和信息標準提出要求,這無疑是電子病歷資源共享面臨的嚴峻考驗。電子病歷信息資源開發和共享,也要經歷一個從低級向高級發展的漸進過程。
此外,醫院信息化實踐證明,電子病歷信息的復雜性是其他任何領域無法比擬的,因而導致電子病歷信息標準開發投入很大,效益回報不明顯。特別是這些信息標準的屬性應該屬于公共產品類別,但是政府沒有足夠的預算支持電子病歷標準的開發,而沒有電子病歷信息標準,就難以實現信息交換的要求。正是電子病歷信息內容的復雜性,才導致電子病歷標準滯后,因此目前電子病歷應用只能是個性化、小規范,局部項目首先啟動。通過實踐,提出信息標準使用的技術規范。當今世界各國政府都沒有,也不可能立即拿出一個完整的電子病歷標準體系,政府只能扮演引導標準開發和選擇的角色。
新醫改對于IT企業是一個機遇
隨著醫改的進行,更多廠商加入到醫療業IT市場的競爭行列。縱觀中國醫療信息化市場,從1993年起步至今,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第一階段是大批做HIS的獨立軟件開發商(ISV)蜂擁出現;第二階段是在價格戰和不成熟的市場中,大批ISV倒掉;第三階段則是國外公司介入。
未來中國醫療行業IT市場的快速增長,將受到更多廠商的關注。國際廠商中,除了英特爾把數字醫療單拿出來,作為與數字企業、移動市場并列的行業市場外,其他如IBM、Oracle、思科等都成立了專業的醫療行業部門。
而國內也有一些廠商看到了這個巨大的市場,正在介入。最值得關注的是國外公司的進入,它們無疑會使醫療信息化市場的競爭態勢變得更如火如荼。
隨著IT應用范圍逐漸拓展,更多新興應用進入眼簾。HIS一統天下的格局終將被打破,也正在被打破。繼PACS(醫療影像信息系統)快速發展后,USIS(超聲信息系統)、PIS(病理信息系統)、CMS(成本核算系統)、PEIS(體檢信息系統)等也在發展,未來在電子病歷、社區醫療以及更大范圍的健康管理方面,還會催生更多的應用。
醫療IT產品與服務一體化同時得到人們的關注。在很多醫療行業的ISV看來,整合產品與服務,是解決原有市場利潤率低的最好方式,也比較符合中國人的習慣。盡管醫療信息化相關服務還不是企業利潤的主要來源,但越來越多的ISV開始靠服務,把市場做精做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