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藥產業潛力巨大,而醫藥服務外包更是未來服務外包的高增長點。相關機構預測,2020年,中國醫藥服務外包市場將由2011年的3300億美元增長到1萬億美元。記者在日前舉辦的“第四屆中國國際服務外包交易博覽會”上調查得知,信息化在醫藥服務外包中扮演著日益重要的角色。專家認為,中國醫藥服務外包領域的信息化水平還比較落后,中國醫藥服務外包須加快轉型。病人無須到擁擠的醫院排隊就診,只須坐在家里,就可得到醫生的遠程監護和指導,病人也可將自己的癥狀第一時間通過信息系統反饋給醫生。在日前舉辦的“第四屆中國國際服務外包交易博覽會”上,醫藥專家向我們展示了一幅醫藥服務外包的現代化場景。其實,這種就醫方式并非想象,而是已經成為了現實。不過,有些遺憾的是,這種模式目前更多見于歐美發達國家,而在擁有龐大病患人群的中國,卻遠未成為現實。毋庸置疑,信息技術讓就醫過程變得更加輕松。醫生不再抱怨病人太多,連喘氣的時間都沒有;病人也無須抱怨看病難、排隊累、時間長、醫生不夠耐心。隨著信息技術的突飛猛進,醫藥服務外包在經歷一場轉型與創新。
創新推動產業發展
中國醫藥產業潛力巨大,而醫藥服務外包更是未來服務外包的高增長點。相關機構預測,2020年,中國醫藥服務外包市場將由2011年的3300億美元增長到1萬億美元。不過,要做好這塊巨大的產業“蛋糕”,還需要更多想象力。“創新和靈感是醫藥服務外包最重要的兩個核心詞。”劍橋大學醫院聯盟(CUH)國際合作主席泰克斯·考特斯告訴本報記者,“國外的醫療服務,20%在醫院,80%卻是在醫院以外,這就需要智能化的醫院管理系統。”泰克斯·考特斯說,智能化管理模式可以監控醫療過程中的每一個細節,每5分鐘,系統上的信息就會得到更新。醫生通過智能化管理,不僅可以監控病人的治療過程,及時對病人作出診斷,從而提高病人的就醫質量,而且還可以對每個患者的就醫成本進行分析,保障醫院的經濟效益。美國AMesuredSolution公司首席執行官(CEO)雪莉·摩朔(ShellyMesure)向我們介紹了信息化系統幫助患者在家進行康復治療的成功案例。她說,通過信息化管理系統,醫生能夠很容易地建立起一個以處方為基礎的治療方案,然后患者就可以通過這個系統,按照醫生的要求來進行康復鍛煉了。而醫生也可在這個系統上對患者進行遠程監控,并及時向患者及其家屬作出指導和調整。這為患者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就醫時間,從而使就醫變得高效。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信息化將給予醫藥服務外包以無限想象和發展的空間。
醫藥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
包括劍橋大學醫院聯盟在內的一些國外研究機構已經帶著它們的先進理念來到了中國。泰克斯·考特斯說:“我們希望盡可能了解中國需求,與中國相關部門一起討論和創造對中國有用的、可操作的管理模式。”不過,在現代化的醫療服務大潮中,中國醫療仍有不少地方尚待完善。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副會長孟冬平認為,中國醫藥服務外包領域的信息化水平還比較落后,很難在技術上搭建起現代化的醫療健康服務體系。孟冬平說,在中國,整個信息的支撐和運用還處于基礎階段。雖然少數醫藥企業已經開始進行醫療服務體系的建設,但由于大部分企業還未達到這一水平,因此企業之間沒有信息共享,以致信息技術發揮作用的空間很有限。孟冬平舉例說,國內大多數藥品生產企業的產品出庫后,信息流基本上就斷了。一些企業所具備的所謂的現代醫藥物流,其實嚴格意義上也僅僅限于企業內部的信息化、自動化操作,而處于藥品終端的醫療服務市場則成為邊緣地帶和信息孤島。生產企業、流動企業、醫院等終端市場,這三者之間相互孤立,且是單一的貿易關系。“而在成熟的發達國家,醫藥電子商務的應用已非常廣泛。”孟冬平說,多年來,在發達國家,從供應商、到批發商、再到零售商,都通過網絡來實現資源和信息的共享,數據的傳遞快捷、準確。在整個市場供應鏈中,各個環節的自動化水平都非常高。“中國的醫藥信息化水平不僅嚴重滯后于發達國家,就是和國內其他成熟產業相比,也存在著發展水平低下現象,這嚴重阻滯了產業現代化建設和發展。”孟冬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