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內成品油市場迎來本年度第二次調價。此次調價的方向為降價,同時,國家發改委宣布調整成品油的價格形成機制,一是縮短成品油調價周期,從原先的22個工作日減為10個工作日,二是取消成品油掛靠國際市場油種平均價格波動4%的調價幅度限制。
這一政策調整顯然會讓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更靈活,更具“市場化”。當然,公眾更感興趣的是,在與國際市場同步后,國內成品油價格會如何變化,未來的成品油究竟會降價還是漲價。
在此,有必要先澄清的是,當下成品油調價機制改革的實質并非在于讓成品油的“價格”市場化,而在于讓成品油的“價格波動”市場化,即國內成品油盯準國際市場,其結果是實現價格的同步波動。就此而言,即便國際市場油價有升有降,從而帶動國內油價相應波動,但內外聯動后的國內成品油價格的長期走勢,卻未必等同于國際市場價格。
這是因為,從根本上講,成品油作為重要的基礎性商品,其價格形成固然要服從于以效率為導向的優化配置需要,同時還須服從其利用過程的“外部性”特性所帶來的“非市場化”考量。
一般而言,一國國內的成品油價格由兩部分組成:一是基于供給方的直接成本,主要是生產加工成本、營銷成本及相應利潤,二是基于需求方的調節性成本,主要由各種稅收組成。這兩部分價格的比例關系在世界各國有所不同,但基于生產和市場的高度國際化,前一部分成本在全球市場范圍內是基本均衡的,對生產者來說,在市場統一的前提下,依國際市場價格進行生產決策是最佳選擇,否則的話生產者就必須付出更高的成本。如果我們將這部分價格定義為成品油價格形成的“市場化”因素。那么,其第二個價格組成部分便是成品油價格形成的“非市場化”因素。
與生產者的處境不同,各國消費者接受的成品油終端使用價格是不平衡的,原因在于成品油的利用在不同國家和地區會產生不同程度的外部影響,這些影響涉及環境、資源、安全及經濟風險等方面。從理論上講,成品油的各種外部影響無法統一定價。因而,如果這個外部影響較為明顯,并且其估值也足夠高,那么成品油的最終價格就會顯得較貴。
譬如,一旦成品油利用對空氣質量造成了實際影響,并且這一影響被估價,那么,各國顯然就有了通過稅收等方式將這一外部影響內部化到價格中去的正當理由。同時出于不同的偏好和估價,環境影響內部化之后對終端價格的作用程度在各國顯然是有所不同的,其結果無疑將是各國消費者承擔不同的成品油價格。
接下來的問題則是,我們的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與成品油的“非市場化”考量之間有怎樣的關系?同時,這樣的關系又對成品油價格有什么影響?
如上所述,成品油價格由兩部分成本組成,如果我們假定源自外部影響的第二部分成本固定不動,那么第一部分成本的變動就會影響最終市場價格。就此而言,讓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最終完全與國際市場接軌的好處在于可以最大程度上提高國內成品油的利用效率,從而降低第一部分的成本。為什么呢?
與直覺有所不同,任何的成品油的生產和利用,其實都是被直接或間接納入全球統一市場之內的。其中,成品油貿易屬于國際市場中的直接流動,各國的確可以進行各種干預,使其流動變緩或受阻。但成品油的特殊性在于,它還可以附著在其他商品和服務上進行間接的國際流動,在商品和服務自由貿易的全球化背景下,這意味著成品油的跨國流動在經濟意義上是無法被完全阻斷的。
間接流動在效率上顯然低于直接流動。所以,全球成品油市場的發展趨勢是以更加直接的流動來替代間接流動,這樣可以幫助各國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而優化配置、提高效率的最大好處便在于降低成本,即降低成品油價格中的市場化部分。這樣一來,在有限的價格空間內,“市場化”可以為實現成品油的“非市場化”考量提供更大的余地。
當然,這未必意味著成品油的短期價格會出現下滑。不過長期看來,隨著外部影響逐漸消除,一旦成品油價格中的“非市場化”考量得到了較為充分的滿足而趨于平緩,屆時仍可顯現出價格內外聯動產生的降價效應,那就是市場化給成品油市場帶來的“效率”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