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數字城市建設存在諸多問題
數字城市如今已經滲透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城市中目前已廣泛應用的城市通信網絡、電子政務和各部門業務應用系統、電子商務與現代物流平臺等。
數字城市的建設是開始并非終點。目前,我國數字城市建設還存在很多問題。
(1)信息獲取手段自動化程度低,缺乏動態更新。
(2)信息資源整合滯后,融合共享步履維艱。
(3)缺乏完整的標準體系。數字城市是多學科交叉、多行業相關、多系統集成的巨大系統工程,至今還沒有一個滿足要求的、標準的完整體系。
(4)技術限制造成資源難以共享。目前國內空間基準不一致,數據語義不一致,多尺度數據不一致等,造成決策者很難進行決策。比如地震發生了,各部門上報的數據都不一樣,這就給決策部門帶來很大困難。
(5)觀念上的差異和部門之間利益壁壘阻礙了信息的共享。
(6)數據多,但用不上用不好,阻礙了數字城市建設。如遍布一個城市各個角落的安監攝像頭和識別裝置有幾十萬個,這些攝像頭不間斷獲取數據,數據量很大,但沒有很好地得到處理,就導致城市有數據用不好。
(7)當前網絡帶寬有限,我們查詢的手段相對比較落后,到目前信息檢索率還不到40%,這就導致有很多信息我們無法找到。
要解決數字城市存在的這些問題,智慧城市就應運而生了。從數字城市向智慧城市邁進,也是解決我國城市化進程中諸多瓶頸問題的必然選擇。
2、智慧城市具有比數字城市更智能的特征
智慧城市不只是數字城市的簡單升級。智慧城市的目標將是更全面的物聯,更高效的共享和更深入的智能。
(1)更全面的物聯
通過城市寬帶固定網絡、無線網絡、移動通訊網絡,以及傳感網絡得以把屬于城市的組件連接起來,從而幫助用戶從全局的角度分析并實時解決問題,使得工作、任務的多方協同共享成為可能,城市資源更有效的得到分配,并徹底改變城市管理與運作的方式。
(2)更高效的共享
通過管理體制的改善,確立信息系統的層次性,從而促進分布在城市不同角落海量數據的流轉、交換和共享,為應用提供良好的協同工作環境。通過數據的交換共享,使得城市各職能部門不再是信息孤島,將更高效的協同運作,從而推動城市管理的良性循環。
(3)更深入的智能
以城市海量的信息資源為基礎,通過全面的物聯和高效的共享,運用先進的智能化技術實現識別、預測和實時分析處理,使得城市運行管理中的人為因素降低,在提高城市資源利用效率的同時,保障了信息的公開和管理的公平。
3、“智慧城市”有神經系統和“大腦”
智慧城市就是有意識地、主動地運用先進的信息通信(ICT)、物聯網、云計算等技術,將人、商業、運輸、通信、水和能源等城市運行中的各個核心系統加以整合,從而使整個城市以一種更加智慧的方式運行。智慧的城市能夠有效地把“智慧”嵌入到系統和流程之中,使服務交付、產品開發、制造、采購和銷售得以高效實現,使從人、資金到石油、水資源乃至電子的運動方式都更為智慧,使億萬人的生活和工作方式變得更加智慧。未來我們將生活在一座座智慧而又聰明的城市里,在這里網絡是最基本的基礎設施,它無處不在,就像城市的神經系統,而一個強大的數據處理中心將成為城市的“大腦”,它能夠按照規定的程序自動幫助我們思考怎樣讓我們的生活更加便捷高效。智慧城市重在用智慧的信息科技幫助人們克服城市發展帶來的種種弊病,讓人們的生活更美好。
4、智慧城市=數字城市+物聯網
以物聯網、云計算、下一代互聯網技術為代表的新一輪信息技術革命,為信息技術向智能化、集成化方向發展,信息網絡向寬帶、融合方向發展,信息技術與其他產業技術高度融合,提供了重要的技術基礎。因此,智慧城市是指充分借助這些信息技術,充分發揮城市信息通信(ICT)產業發達、RFID相關技術領先、電信業務及信息化基礎設施優良等優勢,通過建設ICT基礎設施、認證、安全等平臺和示范工程,加快產業關鍵技術攻關,構建城市發展的智慧環境,形成基于海量信息和智能過濾處理的新的生活、產業發展、社會管理等模式,面向未來構建全新的城市形態。我們知道,數字城市是以計算機技術、多媒體技術和大規模存儲技術為基礎,以寬帶網絡為紐帶,運用遙感、全球定位系統、地理信息系統、航空攝影測量、城市仿真、虛擬顯示等技術,對城市進行多分辨率、多尺度、多時空和多種類的三維描述,即利用信息技術手段把城市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的全部內容在網絡上進行數字化虛擬實現。而物聯網是通過射頻識別(RFID)、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激光掃描器等信息傳感設備,按約定的協議,把任何物品與互聯網連接起來,進行信息交換和通訊,以實現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的一種網絡。將數字城市與物聯網結合起來,就可以實現智慧城市。按兩院院士李德仁形象的說法就是:智慧城市=數字城市+物聯網。
5、“智慧城市”會讓城市變得更聰明
“智慧城市”是一種看待城市的新角度,是一種發展城市的新思維。它要求城市的管理者和運營者把城市本身看成一個生命體,要求人們認識到,城市本身不是若干功能的簡單疊加,城市是一個系統,實際上是各領域普遍聯系、相互促進、彼此影響的整體。在未來,借助新一代的物聯網、云計算、決策分析優化等信息技術,通過感知化、互聯化、智能化的方式,可以將城市中的物理基礎設施、信息基礎設施、社會基礎設施和商業基礎設施連接起來,成為新一代的智慧化基礎設施,使城市中各領域、各子系統之間的關系顯化,就好像給城市裝上網絡神經系統,使之成為可以指揮決策、實時反應、協調運作的“系統之系統”,這樣,就會讓城市變得更聰明、更智慧,就會使廣大市民能夠享受到智慧城市帶來的更加快捷、更加方便的工作和生活。
6、建設智慧城市具有比數字城市更重要的作用
(1)隨著城市高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加快,我國城市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面臨一系列問題。而在全球信息化趨勢下應運而生的智慧城市建設,將會帶動一大批具有廣闊市場前景、資源消耗低、產業帶動大、就業機會多、綜合效益好的產業發展。我國智慧城市的建設將充分發揮產業輻射作用,服務于城市建設。
(2)智慧城市是推進先進信息技術應用與全新城市運營理念的融合,從而推動城市規劃建設上臺階,城市公共服務上水平,為創新城市運營模式提出新方法、新思路。智慧城市是站在現代城市運營和持續發展的高度,對城市基礎設施的前瞻布局,對先進技術和人才的戰略投資,對更多服務型工作崗位培育有競爭力的現代信息服務行業的創造,從而構建響應21世紀發展需求,實現城市經濟與自然環境更加和諧、可持續發展的理想家園。
(3)智慧城市是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相結合的產物,很有可能推動城市范圍內生產、生活、管理方式和經濟社會發展觀發生前所未有的深刻變化,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減少和節約城市中各種物質和能源的投入,減少資源和能源的消耗,減少城市環境污染,使市場配置資源的效果進一步改善,勞動生產率進一步提高,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全新發展形態的城市化道路。
(4)建設智慧城市,有利于加快經濟轉型升級,有利于提升人民群眾生活品質,有利于創新社會管理方式,有利于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是城市搶占未來制高點、爭創發展新優勢,把現代化城市建設全面推向新階段的戰略舉措。
(5)據世界銀行測算,一個百萬人口以上的“智慧城市”的建設,在投入不變的情況下,實施全方位的智慧管理,將能增加城市的發展紅利2.5-3倍,這意味著“智慧城市”可促進實現4倍左右的可持續發展目標,并引領未來世界城市的發展方向。
最終智慧城市的目標境界可以這樣來描述:由物聯網和云計算等智慧網絡支撐的城市生態將從單個組織的生產制造和商務活動、部門式的社會管理,邁入全供應鏈協同生產經營、全方位的精細化管理和全社會和諧發展以及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新境界。這是非常高的目標,不是容易達到的。
總之,智慧城市是一個全新的理念,其核心特征是將信息資源作為重要的生產要素,來推動經濟轉型升級,再創發展新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