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現有資源型城市118個,其中資源枯竭城市69個。“礦竭城衰”,曾經是許多資源枯竭城市共同的軌跡。國內外經驗表明,資源型城市越早轉型越主動,越早轉型成本越小。濟寧市位于魯西南地區,境內煤炭資源豐富,年產煤炭近9000萬噸,是國家重點規劃建設的13個煤炭能源基地之一。多年來,對煤炭開采的路徑依賴是濟寧多數縣市區的基本生存狀態,由此引發的結構性矛盾和生態環境破壞成為濟寧長遠發展的隱患。濟寧市委市政府以強烈的責任感和憂患意識,明確提出主動轉型、率先轉型,邁開了依靠科技進步與創新推動城市轉型發展的步伐。
舍得投入。科技投資本質上是對未來的投資。與建設有形的工廠、樓宇、道路等相比,對科技的投資往往更能體現政府的遠見和膽識。國內外經驗表明,資源型城市轉型,僅有資本和項目是遠遠不夠的,必須依靠科學技術這一現代生產要素的充分投入和積累。近年來,濟寧大幅度增加政府科技投入,市本級財政2011年科技支出達到3.6億元,以此為杠桿,各縣市區和企業也都顯著加大科技投入,形成了政府與企業相互協同、產學研相互依托的科技工作新局面。
耐得寂寞。真正意義上的創新從來都是寂寞的長跑,是厚積薄發的結果。濟寧作為科技資源相對匱乏的城市,更需要有超常的耐心和堅持。成立于1991年的濟寧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承載著全市產業轉型的希望。歷屆市委市政府矢志不移,始終全力支持高新區的建設與發展。一方面量身打造最優惠的政策環境,高點定位、封閉運行,做到“放水養魚”;另一方面不斷優化高新區發展環境和服務能力,構建起人才、信息、知識產權、投融資、法律等一批服務于創新創業的公共平臺,培育內生發展動力。正是這份鍥而不舍、甘于寂寞的執著,終于換來了豐碩的成果。2010年濟寧高新區成功晉升為國家級高新區,成為帶動全市經濟發展和產業轉型的生力軍。
容得失敗。創新意味著超越,也意味著更多的風險和失敗。如果缺乏嘗試和面對失敗的勇氣,創新和超越就只能永遠停留在口號上。濟寧充分認識和把握這一規律,著力打造創新創業的實驗田。濟寧如意科技集團是一家傳統的紡織面料生產企業,十幾年來,他們在自主創新中經歷了一次次失敗,終于突破了一批關鍵技術,其中“高效短流程嵌入式復合紡織技術”榮獲2009年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實現了紡織技術的革命性突破,也奠定了在國內紡織行業的龍頭地位。化工領域的二甲醚常溫液化是個世界性難題,新材料領域的石墨烯產業化還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為解決這些難題,濟寧引進了一支支創新團隊,并在研發、中試和商業化等各方面提供全力支持。正是這種敢為人先、寬容失敗的環境,使得全社會創新思想不斷涌流,創新活力不斷迸發。
在濟寧市,相對匱乏的科技資源是制約經濟轉型的瓶頸,多年來,我們堅持筑巢引鳳,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環境,讓更多的人才和企業扎根濟寧。
著力構建技術創新平臺。與傳統經院式、個體式的研究不同,現代意義上的技術創新強調開放和協作,強調持續不斷的知識積累。因此,建立技術創新平臺就成為區域和企業推進創新的基礎工程。近年來,濟寧通過加大投入、創新體制、整合資源等舉措,構建起了較為完備的技術創新體系。中科院計算所在濟寧設立了物聯網技術研究院,國家LED檢驗檢測中心已投入使用,山東省科學院首家分院落戶濟寧。全市擁有國家級企業重點實驗室3個,省級以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60家,院士工作站24家。這些創新平臺已成為傳統產業升級改造的關鍵支撐,成為孕育新興產業的重要溫床。
著力發展科技金融。研究表明,美國硅谷的成功不僅在于技術創新,還在于風險投資。以色列只有700多萬人口,2008年吸引了近20億美元的風險投資,也由此支撐了3850家創業公司,在納斯達克上市的公司超過了除美國以外的任何一個國家。引導和鼓勵金融資本、社會資本更多地關注創新創業,實現科技、人才和資本市場的融合,這是促進區域創新活動的重要途徑。為此,濟寧成立了創業投資公司,以母基金的方式引導各類創業投資基金落戶濟寧,成立了魯南技術產權交易中心、中國技術產權交易所濟寧中心、山東省首家科技銀行,與多家金融機構合作,共同構建起了科技擔保體系。科技與金融的深度融合,為各類創新型中小企業的成長壯大和科技成果產業化創造了良好條件。
著力引進優秀科技人才。美國真正的財富并不在華爾街,而在哈佛、斯坦福。環顧世界,當今經濟和軍事強國無一不是人力資源強國。在現代經濟和科技活動中,人才已成為最關鍵的要素,成為綜合國力和競爭力的核心。資源型城市轉型的實質不僅是新產業的發展壯大,更是人力資源結構的轉型與提升。近年來,濟寧堅持人才優先的發展戰略,相繼實施了一系列人才引進與培養使用政策,努力營造一個引得來、留得住、發展得好的人才成長環境。
著力推進產學研合作。開放與合作是創新的內在要求。對于科技和人才資源稟賦不足的城市來說,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最大限度地利用外部資源,最大限度地推進產學研合作,是實現創新跨越的必然選擇。近年來,濟寧先后與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等60余所國內著名的大學院所簽署了產學研合作協議,與北京中關村、上海張江高科技園區、深圳高新區在承接技術、產業和人才轉移等方面的實質性合作正在加速推進。與此同時,國內外眾多頂級高技術企業也紛紛落戶濟寧。這些院所和企業不僅為濟寧帶來了資本,更帶來了技術、人才和先進的發展理念。古老的孔孟之鄉正以其海納百川的恢宏氣度,展現出前所未有的開放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