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一篇《瓊海建設部門發文責令中信龍潭嶺項目全面停工》的報道揭露了“中信龍潭嶺”項目在龍潭嶺一帶大肆開山毀林,建設高檔別墅,對當地生態環境造成極大破壞一事,然而僅三個月之后,2012年的6月中信龍潭嶺就再度動工。
據調查,中信龍潭嶺的問題只是冰山一角,中信地產在海南的地產項目均為了占據地理優勢,屢屢挖開山體、砍伐自然雨林、破壞自然保護區,但是卻能一路“暢通無阻”的拿到環境評估報告,顯然是置國務院關于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發展意見于不顧,將經濟利益放在生態環境和業主的生命安全之上。
環評報告形同虛設 “花錢”就能開綠燈
2009年12月31日,國務院發布《國務院關于推進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發展的若干意見》中提出,要加強生態建設,完善海南國家級公益林補償機制,2015年森林覆蓋率提高到60%。然而,事實的進展卻與發展的初衷背道而馳。
中信地產在海南開發的項目卻公然置法律法規于不顧,打著建設國際旅游島的旗幟,大肆破壞海南珍貴的海防林,卻還使用“依山瞰海”、“集山水萬千寵愛”這樣的宣傳語誤導海南的居民和置業者。
據了解,中信龍潭嶺在動工之前就已經取得了環境評估報告,便開始“大刀闊斧”的進行山體改造和植被破壞。海南博鰲國賓館管理有限公司的文件中提到:中信龍潭嶺項目在建設中,對國賓館周邊的自然景觀和生態環境產生嚴重破壞,在中信項目前期開發建設已導致通往別墅區主干道部分路基暴露于地表,并成陡立之勢,若遇連續強降雨,極易造成滑坡、塌方等威脅道路安全的情況發生。
據了解,中信龍潭嶺項目的所在地是我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紅樹林濕地”,嚴禁被破壞,更不適宜進行地產項目開發,中信地產是如何獲準“糟蹋”這片區域的呢?
據自然保護地保護研究項目負責人解炎博士介紹:“一般這種狀況,開發商取得環評報告獲準開發,都是靠花錢做到的。只要出錢雇用有環評資質的專家,就可以在環境評估上開綠燈。”
記者梳理了中信地產在海南的項目,香水灣(占據熱帶雨林)、千舟灣(占據紅樹林濕地)等項目無一不是占據或鄰近自然保護區(這樣的地區原本不適宜做房地產開發),都涉嫌“購買”環評報告開綠燈。
“深度”開發泥石流、海嘯時刻威脅人身安全
在海南,中信地產號稱要“形成東線‘黃金海岸’深度開發態勢”,而中信地產所謂的“深度”其實意味著“開山毀林”。
以中信龍潭嶺為例,在項目被曝光破壞環境之后,瓊海市對中信龍潭嶺開出三點處理意見,除全面停工、接受調查取證之外,還包括對已經毀壞的場地進行恢復性種植綠化。可是“綠化”和“生態”是兩個概念,中信龍潭嶺用美化樹種(如椰子樹等)代替了有“防風固沙”之效的紅樹林,并且植被厚度遠遠低于以前,這也意味著整個項目幾乎喪失了預防泥石流的能力,使之危險系數倍增。
隨著全球氣候的變化,近幾年來海南被臺風、暴雨“摧殘”的頻率明顯增加。中信地產在開發時所砍伐的紅樹林是海南天然的海防林,大肆開發不僅造成了海南海防林帶破碎、質量下降和斷帶,而且還將直接降低當地抵御海嘯、臺風等自然災害的能力。
聯合國糧農組織(FAO)2007年的報告指出:“海防林能夠有效降低海嘯的強度、深度和風速,減少人民生命財產損失。”這個結論是FAO在2004年印度洋海嘯后,通過對印尼、馬來西亞、印度等七個國家海防林的健康程度,與海嘯破壞程度進行對比研究后得出的。
大肆砍伐 業主飲水質量堪憂
中信地產在項目選址方面非常青睞“依山靠海”的地理位置,很明顯這樣的居住環境頗受歡迎,也會給開發商帶來不小的經濟收益。
可是中信地產在開發過程中砍伐掉山坡原有的自然森林植被,這也意味著這片地區的飲用水質量將大幅降低。因為森林植被有綠色水庫之稱,它可以涵養水源,調節、改善水源流量和水質,為河流提供清澈的水源,山坡森林植被破壞了之后這些都會消失。
而中信地產從未提到過在開發過程中有專門處理和凈化飲用水的措施,這讓所有的業主很有可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喝到未經處理的劣質“天然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