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
新華社北京3月28日電(新華社記者朱立毅、王敏) 新華社28日受權播發《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實施〈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任務分工的通知》,這份通知明確了各項任務要求和分工,規定了時間節點,彰顯了加快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的指向。
明確時間表和路線圖,凸顯政府不等不拖、言出必行的決心
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這項改革事關重大,任務艱巨。《通知》提出,要用3至5年時間完成各項任務,加快建設職能科學、結構優化、廉潔高效、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
“制定印發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國家鐵路局‘三定’規定和地方改革完善食品藥品監管體制的指導意見。(中央編辦、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分別負責,征求財政部等有關部門意見。2013年3月底前完成)”。
這是國務院辦公廳通知中最近就將完成的一項工作任務。事實上,像這樣定事、定時、定負責單位的“責任狀”出現在每一條任務中。
根據這份通知,2013年完成的任務共29項:在機構改革方面,主要是制定印發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國家鐵路局、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國家海洋局、國家能源局和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三定”規定。在轉變職能方面,包括減少和下放一批投資審批事項,下放一批國家采用補助、貼息等方式扶持地方的項目等等。
這份通知還規定了2014年將完成的28項任務,2015年將完成的11項任務,以及2017年將完成的4項任務。
“喊破嗓子不如甩開膀子。”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3月17日回答采訪今年兩會的中外記者提問時用這句形象的話表明了政府“改革貴在行動”的信念。此次《通知》提出的細化而具體的落實措施,進一步凸顯了政府不等不拖、言出必行的決心。
深化改革推動政府職能轉變
3月17日一大早,路過北京復興路10號的人們發現,“中國鐵路總公司”的牌子已悄然換上,在此懸掛了64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鐵道部”的牌子則被送進了博物館。
接著,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等新組建的部門也陸續掛牌。
在老牌換下、新牌掛上的背后,是政府職能的轉變。國務院辦公廳的通知指出,各部門都要把職能轉變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做到該取消的必須取消,該下放的必須下放,該整合的必須整合。
“真正做到向市場、社會放權,減少對微觀事務的干預。”在大幅減少和下放行政審批事項的同時,政府將改善和加強宏觀管理,把更多精力集中到事關長遠和全局的重大事項上來。
政府職能轉變是深化行政體制改革的核心,也是發展市場經濟、法治經濟的保障。3月18日召開的新一屆國務院第一次常務會議強調,要把職能轉變作為新一屆國務院工作開局的關鍵,把減少行政審批作為職能轉變的突破口。
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還在完善過程中,靠改革進一步解放生產力還有巨大的潛力,讓改革的紅利惠及全體人民還有巨大的空間。《通知》中各項深化改革的部署,必將加快推進政府職能轉變,更好地釋放發展的紅利。
從關系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民族前途命運的高度扎實推進改革
包括此次改革在內,改革開放以來國務院的機構改革已經歷7次,但在一些領域,政府越位、錯位、缺位的現象仍然存在。對微觀經濟活動干預過多,不僅導致行政效率低下,助長投資消費失衡、重復建設、資源浪費、環境污染,還給權力尋租留下了空間。
全國政協委員賴明在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大會發言時痛陳行政審批之弊:在全面推行行政審批制度改革12年后的今天,仍有企業家感慨,投資一個項目竟要過53個處、室、中心、站,經100個審批環節,蓋108個章,全程需799個工作日;甚至老百姓辦個“準生證”,還需經過10多個單位蓋章,簽字40多個,耗時兩個月。
機構改革和政府職能轉變,涉及部門多,改革難度大,是一項復雜系統的工程。推進改革,要“敢于啃硬骨頭,敢于涉險灘”。而進一步簡政放權勢必觸動一些長期形成的利益格局,“硬骨頭”之硬、“險灘”之險,可想而知。但是,改革關系經濟社會活力、關系國家民族命運,必須堅決推進。
國務院辦公廳的通知對此有明確認識和充分準備。通知強調,各部門要立即建立落實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的工作機制,按照任務分工,制定工作方案,倒排時間表,分解任務,責任到人,確保按要求完成任務。
根據安排,國務院辦公廳將對各部門落實分工情況組織專項督促檢查,確保各項改革措施逐一落實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