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政發〔2012〕33號
各市人民政府,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各大企業,各高等院校: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印發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的通知》(國發〔2012〕22號)精神,加快我省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現制定如下實施意見:
一、提高認識,切實增強發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緊迫感
汽車工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隨著燃油供求矛盾和環境污染問題的日益突出,加快發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已經成為國際汽車產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當前,世界主要汽車生產國紛紛將新能源汽車作為新的發展戰略,加快部署,國內各省也在迅速行動、快速推進。我省是一個汽車生產和消費大省,2011年全省生產汽車167萬輛,較上年下降7%;生產新能源客車1230輛、新能源專用車6500輛、低速電動車7.8萬輛,合計較上年增長163%;截止2011年年底,全省保有載客汽車696萬輛、載貨汽車149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1100輛、天然氣等替代能源汽車6.8萬輛。加快發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既是優化產業結構、再造山東汽車產業新優勢、促進汽車產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也是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推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戰略舉措,必須提高認識,強化措施,積極推進。
二、統一思想,明確發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目標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轉變汽車產業發展方式、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為目標,加強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加快重點產品產業化進程,加大示范推廣工作力度,優先發展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加快發展新能源專用車,有序發展低速電動車,積極發展節能環保汽車與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著力培植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力的企業集團和產業集聚區,盡快把我省建設成為品種齊全、優勢突出、配套完善、核心競爭力強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強省。
(二)基本原則。加快培育和發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必須堅持統籌規劃,科學布局;重點突破,區域帶動;科技先導,創新驅動;產業集聚,鏈條延伸;政府引導,市場運作;整體推進,配套聯動。
(三)發展目標。
1.產業規模顯著擴大。到2015年,全省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生產規模力爭達到5萬輛,低速電動車30萬輛,新能源專用車5萬輛,天然氣等替代能源汽車5萬輛;新能源汽車行業銷售收入達到1000億元。到2020年,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低速電動車、新能源專用車、天然氣等替代能源汽車生產規模分別達到20萬輛、100萬輛、20萬輛、20萬輛;新能源汽車行業銷售收入達到3000億元;發展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企業集團和產業集聚區。
2.燃油經濟性顯著改善。到2015年,當年生產的乘用車平均燃料消耗量降至6.7升/百公里,節能型乘用車燃料消耗量降至5.7升/百公里以下,混合動力商用車平均節油率達到30%以上,插電式混合動力商用車平均節油率達到50%以上。到2020年,當年生產的乘用車平均燃料消耗量降至5.0升/百公里以下,節能型乘用車燃料消耗量降至4.5升/百公里以下;商用車新車燃料消耗量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3.自主創新能力顯著提高。到2015年,全省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研發投入占銷售收入的比重達到3%以上,省重點企業均建立起比較完善的技術開發體系。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及關鍵零部件技術達到國內領先水平,掌握混合動力、先進內燃機、高效變速器、輕量化車身等汽車節能關鍵技術。到2020年,全省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技術開發能力進一步提高。
4.零部件配套能力顯著增強。培植起一批“專精特新”零部件企業,先進內燃機、高效變速器、動力電池、驅動電機、控制系統、充換電設備等關鍵零部件技術水平和生產規模滿足全省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發展需要,并能大量供應省外市場,部分產品進入國際市場。
5.示范推廣取得顯著效果。節能汽車在全省得到普及應用,新能源汽車在17個設區市全面示范推廣,低速電動車在重點區域試點取得實質效果。城市公交、班線旅游、出租、物流運輸等公共交通領域推廣應用率顯著提高。建立起覆蓋全省、布局合理、設備先進的智能充換電服務網絡,充分滿足新能源汽車運行需要。
三、突出重點,加快發展六大類優勢產品
根據國務院《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的總體要求,結合我省實際,2012年至2020年我省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重點發展以下六大類產品。
(一)新能源客車。圍繞城市公共交通、機關團體通勤、班線旅游、景區游覽、廠區參觀等各類消費群體,重點開發生產各種規格的純電動客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客車,完善和提升非插電式混合動力客車,加大技術開發投入,加快新車型開發,進一步提高整車技術水平,形成規?;?、系列化生產。鼓勵企業超前開發燃料電池汽車和其他先進儲能器汽車,盡快形成生產能力,打造我省的優勢產品。
(二)新能源乘用車。重點發展車速高于80公里/小時的純電動乘用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包括轎車、微型客車、MPV客車和SUV客車)。支持現有汽車生產企業獨立建設新能源汽車生產設施,鼓勵與省內低速電動車企業聯合重組,加強技術開發,形成規?;a。到2015年,純電動乘用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最高車速不低于100公里/小時,純電驅動模式下綜合工況續駛里程分別不低于150公里和50公里;到2020年各項技術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三)新能源專用車。重點發展插電式混合動力和純電動貨車、飛機牽引車、機場擺渡車、通訊服務車、旅游觀光車、除雪車、警用車、高爾夫球場車、廠礦專用車、環衛車、醫療專用車等產品。支持現有汽車生產企業加快技術改造和新產品開發,擴大生產規模,盡快把新能源專用車發展成為優勢產品。
(四)節能汽車。以大中型客車和中重型載貨車為重點,積極采用油電混合動力、高壓共軌、渦輪增壓等高效內燃機,以及機電耦合裝置、自動控制機械變速器等先進技術,推進整車車身輕量化設計及輕量化材料應用,提高汽車節油效果。加快發展天然氣(包括液化天然氣)、氫燃料、生物質燃料等替代能源汽車。到2015年,全省商用車平均燃油消耗量降低15%以上,到2020年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自主創新和技術引進相結合,加快乘用車節能技術改造,進一步提高傳統汽車節油效果,燃油消耗量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五)低速電動車。根據市場需求重點發展車速低于80公里/小時的純電動車。支持低速電動車企業加快技術改造,提升工藝裝備水平,引用歐美等國家的質量標準,提高產品質量,擴大低速電動車出口規模。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提高整車匹配、動力系統、控制系統等關鍵技術水平,加強質量標準體系建設,不斷提高低速電動車的安全性、可靠性、耐用性和節能效果,盡快達到國家純電動乘用車技術標準。支持企業積極申請國家公告資質,采用新能源動力電池發展純電動乘用車。鼓勵低速電動車企業與有資質的汽車企業進行聯合重組,推動低速電動車生產能力加快向純電動乘用車轉化,實現規?;a。
(六)關鍵零部件。以提高汽車燃油經濟性水平為目標,積極開發生產混合動力發動機和機電耦合裝置,加快發展柴油機高壓共軌、渦輪增壓等高效內燃機技術和先進電子技術,以及商用車自動控制機械變速器、輕量化材料等。以促進新能源汽車規?;l展為目標,積極發展動力電池、驅動電機、電控系統、電動空調、電動轉向等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及正負極、隔膜、電解質等關鍵材料和充電機、換電機器人等配套基礎設備,加快產業化項目建設,盡快形成規?;涮啄芰?。到2015年,動力電池模塊比能量達到150瓦時/公斤以上,成本降至2元/瓦時以下,循環使用壽命穩定達到2000次或10年以上;電驅動系統功率密度達到2.5千瓦/公斤以上,成本降至200元/千瓦以下。到2020年,動力電池模塊比能量達到300瓦時/公斤以上,成本降至1.5元/瓦時以下。
四、明確任務,推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快速健康發展
(一)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要強化企業在自主創新中的主體地位,引導創新要素向優勢企業集聚,迅速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
1.加強關鍵核心技術研究。積極支持骨干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在混合動力專用發動機、柴油機高壓共軌、高效變速器、輕量化材料等節能技術上實現突破。把握世界新能源汽車發展動向,大力推進新能源汽車及關鍵零部件技術創新,進一步提高整車性能、質量和技術水平,加快動力電池系統安全性、可靠性、高比能研究和輕量化設計,推進整車電控系統、驅動電機系統及核心材料、電機控制器、電動空調、電動轉向、電動制動器、新型超級電容及其與電池組合系統等關鍵零部件開發。到2015年,純電動汽車、動力電池、電驅動系統功率密度等新能源汽車與關鍵零部件主要技術指標均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到2020年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2.加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加強財稅政策引導,激勵企業增加研發投入,不斷提高研發投入占銷售收入的比重。支持企業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共建高水平的技術開發機構,參與國家或省科技計劃和重大工程項目。鼓勵以骨干企業為主體、科研機構和高等院校共同參與,實施重大技術創新項目,引導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到2015年骨干企業研發投入占銷售收入的比重力爭超過5%。
3.加強公共技術創新平臺建設。以省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省汽車電子技術重點實驗室)為核心,聯合省內外高校汽車工程學院及新能源汽車和關鍵零部件企業,組建山東省新能源汽車行業技術中心。鼓勵整車企業、科研院校、關鍵零部件企業,建立跨行業的技術創新聯盟,搭建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共性技術研發平臺,整合資源,加強合作,對新能源汽車關鍵共性技術進行聯合研發,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
4.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積極引進省外和海外的創新領軍人才,盡快形成山東新能源汽車產業的人才高地。鼓勵企業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進行人才共建,加強人才培養和培訓,促進創新型、應用型、復合型、技能型人才的培養。引導企業建立科學合理的薪酬制度和完善的人才激勵政策,鼓勵企業實行股權、期權、技術入股等多種形式的激勵機制,促進高素質人才向新能源汽車產業集聚。
(二)構建產業發展支撐體系。充分利用現有產業基礎,依托骨干企業和重點地區,加大資金投入,盡快形成集約化、規?;a業發展格局。
1.加快發展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力的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綜合評估企業生產條件、技術開發能力、產品技術水平等要素,以濟南青年汽車、中通客車等8至10家企業為重點,在產品技術開發、重大項目建設等方面給予連續扶持,使其迅速成長為自主創新能力強、產品技術水平高、市場競爭力強、年生產乘用車超過10萬輛(商用車超過2萬輛)的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成為全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主體。
2.培植壯大一批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優勢企業。充分發揮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財政扶持資金的引導作用,加大對企業產品技術開發、重大產業化項目的扶持力度,在動力電池、驅動電機、電控系統、節能環保發動機、高效變速器等關鍵零部件領域,集中擇優扶持10至15家(每個領域2至3家)重點企業,使其成為創新能力強、技術水平高、生產規模大、年銷售額過10億元的“專精特新”企業,成為配套支撐新能源汽車生產的重要基礎。
3.培育形成一批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集聚區。按照優化產業布局、提高配套效率、延伸產業鏈條、增強區域競爭力的要求,發揮新能源汽車自主創新示范園區扶持資金的導向作用,引導企業、資金、技術、人才等生產要素向優勢區域集聚,盡快將濟南、聊城等3至5市培育成為以新能源汽車企業為核心、關鍵零部件企業為支撐、年營業收入過百億元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集聚區,成為我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重要載體。
(三)加快推廣應用和示范試點。節能汽車具有燃油經濟性好、污染排放少的特點,要加快普及應用。新能源汽車和低速電動車均處于產業化初期,需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積極開展示范推廣和市場培育,推動技術進步和產業發展。
1.積極推廣應用節能汽車。以城市公交、班線旅游、出租、物流運輸等公共服務領域為節能汽車推廣重點,大力推廣油電或氣電混合動力等先進節能技術汽車。加快城市周邊、高速和國道省道沿線天然氣(包括液化天然氣)、氫燃料、生物燃料等經營網點規劃建設,促進替代燃料汽車推廣應用。嚴格執行國家汽車燃料消耗量限值規定,加強汽車尾氣排放檢測管理,加快老舊汽車淘汰步伐。認真落實國家鼓勵節能汽車消費的相關政策,推動節能汽車在全省各地快速普及應用。到2015年,全省公交、旅游、出租行業節能汽車比重達到50%,物流運輸行業達到10%;到2020年節能汽車得到全面普及應用。
2.大力推進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以城市公交、機關團體通勤、景區游覽、廠區參觀等領域為重點,加快推廣大中型新能源客車,總結濟南、青島等市示范推廣試點經驗,擴大示范推廣范圍,在全省17個設區市全面示范推廣新能源客車。以行政執法、環衛、快遞等領域為重點,加大政府采購力度,重點推廣新能源乘用車和中小型客車及新能源專用車。鼓勵出租車行業和私人消費者購買使用新能源乘用車。到2015年,全省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力爭達到10萬輛;到2020年超過50萬輛。
3.扎實做好低速電動車示范試點。積極爭取國家將我省確定為低速電動車試點省,支持有條件的市開展低速電動車示范試點,以低速電動車重點生產企業所在地(縣、市)為試點區域,建立生產企業與車輛運行狀態信息跟蹤反饋機制,完善車輛牌照、道路規則、保險及電池回收等相關管理辦法,及時總結示范試點經驗,適時擴大推廣使用范圍,促進低速電動車規范有序發展。
(四)完善智能充換電服務網絡。加強充電設施接網、車網融合等關鍵技術開發和應用,支持發展各類充、換電方式,現階段以換電為主、插充為輔,滿足新能源汽車市場化發展需要。將充換電設施納入城市綜合交通運輸體系規劃和城市建設與公共服務相關行業規劃,科學確定建設規模和選址分布,以公交車站、大型公共停車場、高速公路服務區和居民小區為重點,積極推進智能充換電服務網絡建設。加大投資和政府扶持力度,根據當地電力供應和土地資源狀況,因地制宜,適度超前建設慢速充電樁、公共快速充換電站等設施。充分發揮電網企業建設與服務的主體作用,吸引社會資金參與充換電站建設,鼓勵成立獨立運營的充換電企業,建立科學合理的充換電服務價格體系,引導消費者合理選擇充電時段,逐步實現充換電設施建設和管理市場化、社會化。到2015年,全省投運充換電設施3000個以上;到2020年,建成覆蓋全省、布局合理、標準統一的智能充換電服務網絡,充分滿足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需要。
(五)加快新能源汽車重大項目建設。將新能源汽車重大建設項目作為各級政府服務的重點,保證水、電、汽、土地等生產要素供應。按照以企業為主體、政府引導和市場化運作的原則,多渠道籌措資金,加快重點企業、重點項目建設進程,重點支持以新能源客車、新能源乘用車、新能源專用車及關鍵零部件為主的關系全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大局的重大建設項目。省里每年在節能專項、技術改造、科技創新、新能源汽車專項資金安排上給予傾斜,促進產業快速發展。
(六)推進企業聯合重組與合資合作。按照汽車工業發展要求,遵循市場經濟發展規律,發揮政府導向作用,積極推動企業聯合重組與合資合作,加快培育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大型企業集團。支持擁有國家公告資質的新能源汽車企業兼并重組省內企業,整合資源,提高研發和生產能力,擴大市場優勢。引導具備條件的低速電動車企業與省內外有資質的企業進行聯合重組,發展純電動乘用車,使其生產設施盡快發揮經濟效益。鼓勵關鍵零部件企業與國內外優勢企業進行合資合作,提高產品技術水平,擴大生產規模,盡快發展成為技術水平高、生產規模大、品牌影響力強的大型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企業。
五、強化措施,為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加大財政支持力度。省級財政要進一步優化專項資金支出結構,加大投入,支持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重點支持關鍵共性技術研發、提高創新能力建設、新能源汽車產業化等。各市要結合實際,建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加大支持力度,形成上下配套聯動的資金投入機制,著力推進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
(二)加強金融信貸支持。引導商業銀行調整優化信貸結構,積極支持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每年篩選確定一批省級項目、重點產業鏈和重點產業基地,搞好與金融機構的對接,爭取更多的信貸資金扶持。積極爭取政策性銀行的扶持,鼓勵政策性信貸資金向新能源汽車產業傾斜。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在境內外上市融資,支持各級設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創業投資基金。引導專業擔保公司為新能源汽車企業提供擔保,擴大擔保資金總量,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提供服務。
(三)完善相關管理辦法。各市要制定和落實新能源汽車示范運行安全管理辦法,加強車輛運行監控,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要制定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管理辦法,建立動力電池梯級利用和回收管理體系,引導動力電池生產企業加強對廢舊電池的回收利用,鼓勵發展專業化的電池回收利用企業,加強監督管理,嚴格落實各項環保規定,嚴防重金屬及其他污染;要結合本地實際,制定相關扶持辦法,鼓勵消費者購買使用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將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納入節能減排目標考核體系,建立完善考核管理辦法,以城市公交、班線旅游、出租、物流運輸等公共交通領域為重點,推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
(四)優化產業發展環境。大力發展有利于擴大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市場規模的專業服務、增值服務等新業態,建立新能源汽車金融信貸、保險、租賃、物流、二手車交易等市場營銷和售后服務體系,發展新能源汽車及關鍵零部件質量安全檢測服務平臺。認真實施“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應用工程”,落實國家支持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和鼓勵消費的有關政策,研究制定新能源汽車停車費減免、充電費優惠等扶持政策,為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五)建立產業發展協調機制。成立由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牽頭,省發展改革委、科技廳、財政廳、環保廳等部門參加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工作協調機制,研究制定促進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協調解決產業發展中的重大問題,合力推進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加快發展。成立由省交通運輸廳牽頭,省發展改革委、財政廳、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電力公司等部門參加的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工作協調機制,研究制定促進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的政策措施,協調解決示范推廣中的重大問題,合力推進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成立由省發展改革委牽頭,省財政廳、國土資源廳、住房和城鄉建設廳、交通運輸廳、環保廳、電力公司等部門參加的新能源汽車充換電設施建設工作協調機制,研究制定相關工作措施,協調解決充換電設施建設中的重大問題,合力推進充換電設施建設。
山東省人民政府
二○一二年九月十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