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3-05-30
來源:《新材料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解讀 作者:管理員
關鍵字:
索取號:
一、請介紹一下編制《新材料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的背景和總體考慮。
《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將新材料列為重點培育和發展的七個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也對培育和發展新材料產業提出了任務和要求。為貫徹落實《綱要》與《決定》精神,我們會同有關部門編制了《新材料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明確了新材料產業“十二五”發展的目標、重點及措施,旨在引導企業決策,為政府配置公共資源提供依據,促進新材料產業健康發展。
新材料是支撐其他產業發展的基礎,因此,《規劃》在全面貫徹落實《綱要》和《決定》精神、加強與戰略性新興產業總體規劃、工業轉型升級規劃銜接的同時,注重了與新能源、高端裝備制造等其他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傳統產業相關規劃的協調。同時,《規劃》突出了指導性和可操作性,圍繞所提出的發展目標,將規劃任務細化到具體產品、技術和裝備,落實到重大工程,體現到了相關政策中。
二、能否簡單介紹一下《規劃》的編制過程?
編制新材料產業規劃在我國尚屬首次,編制工作歷時2年,主要包括思路研究、確定框架、專題研究、文稿起草、規劃銜接、征求意見、專家論證等階段。為準確把握行業發展特點,合理提出有關內容,《規劃》編制過程中,實地調研了100多家企業,分重點領域、重點地區、下游用戶三個層面研究形成了200余萬字專題報告,征求了120余家單位(部門、協會、企業)意見,直接參與規劃編制的行業專家、學者、院士超過800人次,最終形成的《規劃》凝聚了社會各方共識,是集體智慧的結晶。
三、怎樣理解新材料產業的戰略地位?
材料是人類社會發展的物質基礎,材料工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新材料是材料工業發展的先導,是搶占后危機時代國際經濟科技競爭制高點的重要物質保障,其戰略地位主要體現在:
(一)新材料是帶動傳統產業升級的革命性力量。新材料產業發展對中國成為世界制造強國至關重要。我國是工業大國,目前已有220種工業產品產量居世界第一位,但受材料、技術、裝備等制約,“中國制造”總體水平仍處在國際產業鏈低端。加之產能過剩,資源環境等問題日益突出,加快發展技術密集、附加值高的新材料產業,對實現傳統產業跨越發展、促進我國工業經濟轉型升級的作用日益突出。
(二)新材料產業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支撐和保障。新材料產業是重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也是其他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基礎。新能源、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離不開新材料的支撐。《規劃》針對各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目標,對部分新材料產品的市場需求進行了分析預測。不難看出,其他6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為新材料產業創造了巨大市場需求,也凸顯了新材料產業的基礎性地位。
(三)新材料產業是建設重大工程、鞏固國防軍工的重要力量。載人航天、西電東送、西氣東輸、三峽工程等國民經濟建設重大工程的順利實施都需突破一系列關鍵材料制約,進而帶動一大批工程技術的發展和進步。新材料也是國防軍工的基礎,是決定武器裝備性能和國防力量強弱的重要因素。世界各國都將新材料置于事關國家安全的戰略地位予以高度重視和大力扶持。我國是發展中的大國,必須從國家安全的戰略高度,重視新材料產業的發展。
(四)新材料產業是推動技術創新的先導。新材料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也是產業革命的先導之一。如,硅材料的出現就帶動催生了規模龐大的電子信息產業。事實表明,歷史上每一次重大的新技術的發現和某種新產品的研制成功,都離不開新材料的發現和應用。加快發展新材料產業,對于推動技術創新與技術進步具有重要作用。
四、我國新材料產業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是什么?
盡管經過多年的努力,我國新材料產業已經在產業規模、技術水平、發展機制等方面取得了巨大進步,具備了良好的發展基礎,但依舊面臨著以下幾方面問題:
一是關鍵材料保障能力不足。2010年,我們圍繞戰略性新興產業對新材料的需求,對新能源、電子信息、航空航天、船舶、汽車、鐵路、節能環保等領域的30余家大型骨干企業做了需求調研,涉及130余種關鍵材料。調研結果顯示,這130多種材料,有32%目前國內沒有生產能力,完全依賴進口。有54%目前國內可以生產,但產量、性能和質量尚不能滿足國內要求。僅有14%目前可以實現完全自給,但多為技術含量相對較低的品種。材料整體保障能力不足,使得國內企業在生產工藝開發、材料性能檢測、數據分析等也嚴重缺失,阻礙了新材料開發和產業化的步伐。
二是產學研用一體化體系尚未真正形成。我國新材料產業總體還處于跟蹤和追趕階段,新材料基礎研究主要依靠國家投入,企業開發新材料的困難較大。由于產學研用一體化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滯后,技術創新成果的高效轉移和轉化機制尚未建立,導致新材料產業化步伐緩慢,科研與生產、應用之間脫節,基礎研究與產業化之間普遍缺少中試研究階段,大量科研成果不能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很多先進技術大都停留在實驗室階段,難以實現工程化、產業化和規模化。
三是政策環境不能完全適應產業發展需要。長期以來,我國新材料產業的獨立主體地位不夠明確,行業管理、財政、金融、投資等配套支持政策不夠完善,行業統計、產品標準和應用設計規范體系不夠健全。材料開發往往是被動地應對重大工程提出的需求,分散在各個應用領域,材料的共性、通用性被忽略。新材料產業技術含量高、產品周期短,研發、生產和推廣應用需要投入大量資金,蘊含著巨大風險,財稅政策的激勵和引導作用有待進一步加強。
五、《規劃》對新材料產業的分類是如何考慮的?
新材料種類繁多,分類方式多種多樣、各有優點,同時新材料也是一個動態的概念,其范疇隨著經濟發展、科技進步、產業升級不斷發生變化。作為一個行業規劃,對新材料產業進行科學分類,要把握這樣幾個原則:一是要避免割裂材料之間的內在聯系。要抓住材料的本質特性,突出新材料產業的系統性與獨立主體地位;二是要避免交叉重復。新材料在許多領域屬高端邊緣和交叉相關,同一種材料也可應用于多個領域,要科學處理新材料的這一特征;三是要充分體現新材料產業未來發展趨勢。隨著科技革命迅速發展,新材料、新產品、新名詞層出不窮、日新月異,分類方式既要符合現有材料體系,也要反映材料科學的發展趨勢。
按照上述原則,經反復研究并征求新材料領域專家、院士意見,《規劃》結合材料的物理化學屬性、功能結構特征和未來發展趨勢,提出了特種金屬功能材料、高端金屬結構材料、先進高分子材料、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高性能復合材料和前沿新材料這6大類新材料品種,在《規劃》文本中,對每一個領域均做了界定。
六、《規劃》對新材料的發展趨勢是如何判斷的?
從宏觀形勢上看,基于國際、國內兩個方面分析,《規劃》認為,“十二五”期間隨著科技革命迅速發展、產業革命不斷深化,我國新材料產業發展既面臨發達國家和跨國公司在專利、人才、資金等方面的競爭壓力,又具備因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和傳統工業轉型升級而帶來的重大機遇。
從需求層面來看,根據其他六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目標,《規劃》選取了部分重點新材料品種,做了比較詳細的定量分析預測。需求預測結果顯示,“十二五”期間,新材料產業將面臨廣闊的市場空間,一大批新材料品種市場需求潛力巨大,給新材料產業整體發展創造了巨大空間。
七、產學研用脫節是制約我國新材料產業發展的關鍵瓶頸之一,“十二五”期間將如何解決這一問題?
《規劃》提出,到2020年要建立起具備較強自主創新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產學研用緊密結合的新材料產業體系,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十二五”期間,一方面要夯實產學研用創新發展的基礎。要積極突破技術及裝備制約,著力建立若干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創新示范平臺和公共服務平臺,逐步完善材料組分研究、質量指標、服役性能等基礎數據,為關鍵材料開發和推廣應用提供保障。另一方面,要構建產學研用相結合的產業發展機制,完善產業鏈條。要引導生產企業與科研院所、下游用戶緊密合作,建立一批以重點企業為主體,上下游緊密合作,分工明確,利益共享,成員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產學研用一體化產業聯盟,形成從上游原料生產到新材料加工,再到下游示范應用的完整產業鏈。
八、如何理解《規劃》提出的發展目標?
綜合考慮新材料產業的發展現狀、其他戰略性產業和相關行業發展規劃,《規劃》提出了2015年和2020年的發展目標,并從產業規模、創新能力、產業結構、保障能力和材料換代等五個方面提出了“十二五”期間的定量目標。總體上看,《規劃》目標強調新材料產業體系建設,既注重產業規模增長,又關注發展水平的提升。簡單說明一下目標中的幾個關鍵數字:
關于產業規模。由于新材料范圍廣、品種多、產業邊界相對模糊,一直以來對產業總規模的統計并沒有準確數字。為此,我們做了大量調研分析,經過分領域、分品種統計,2010年的產業規模約6500億元,“十一五”期間年均增長約20%。“十二五”期間國家將采取各種措施鼓勵支持新材料產業發展,各地發展新材料產業的積極性也很高,因此,新材料產業增速將超過“十一五”期間的平均水平。同時,考慮到新材料產業總體上仍處于培育期,為提高產業發展的質量和效益,避免一哄而起,增速也不宜提得太高。據此,《規劃》提出了“十二五”期間年均增長率超過25%,到2015年達到2萬億總規模的目標,這意味著“十二五”末,產業規模將是“十一五”末的3倍。
關于保障能力。我國新材料產業總體自給率不高,粗略統計,目前新材料產品綜合保障能力約50%左右,部分關鍵材料甚至完全依靠進口。盡管《規劃》提出的關鍵新材料保障能力目標值是50%,低于新材料產品綜合保障能力目標值70%,看上去似乎關鍵材料保障能力的目標定得較低。但考慮到一些關鍵材料目前國內仍屬空白,短期內大幅提高難度較大,因此達到50%的這一目標實際上是具有標志性的。
關于材料換代。為了促進新材料產學研用結合,加快新產品、新技術推廣應用,《規劃》提出要推廣30個重點新材料品種,并實施若干示范推廣應用工程。下一步,我們將從產品發展階段、技術來源情況、市場需求規模等方面綜合考慮,提出具體品種,多渠道推廣實施。
九、《規劃》提出的發展重點是如何確定的?
《規劃》提出的發展重點包括特種金屬功能材料、高端金屬結構材料、先進高分子材料、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高性能復合材料和前沿新材料這6大領域。每個領域都包含多個新材料品種,其發展水平和發展特征各不一樣。為此,綜合考慮市場需求、技術水平、戰略意義等因素,《規劃》根據各領域特點,參考材料分類方法,將6大領域進一步細分為20個重點方向。
立足于發揮已有優勢,加快彌補薄弱環節,提高材料保障能力,對每個重點方向,《規劃》均從研發、產業化和市場應用等環節對其發展途徑、發展目標、主要產品、關鍵應用等進行了詳細安排。當然,規劃文本也無法一一詳盡每個重點產品,為此,我們還組織編制了《新材料產業“十二五”重點產品目錄》(以下簡稱《產品目錄》),篩選了400種重點產品,并對有關內容進行詳細描述。
十、《規劃》發展重點中還包括了各行業的關鍵技術和裝備,這一點是如何考慮的?
技術和裝備受制于人,是我國新材料產業發展的制約因素之一。以聚丙烯腈基碳纖維為例,我國現有的絕大多數生產線,在單線產能、生產成本、單位能耗與產品性能等方面,均與國際先進水平存在較大差距。國外已經開發出了多種型號的聚丙烯腈碳纖維,廣泛應用于多個領域,而國內碳纖維產業化步伐才剛剛開始,很多高端產品還無法自主生產。關鍵技術裝備沒有取得突破是導致這種局面的主要因素,如《規劃》提出的飽和蒸汽牽伸、寬口徑高溫碳化等裝備,均是目前制約我國碳纖維產業發展的關鍵裝備之一。
裝備依賴進口,也影響了國內工藝技術的開發,對引進裝備的改進與再創新工作也相對欠缺。對此,我們根據各領域發展現狀,研究提出了一批擬在“十二五”期間重點突破的技術和裝備,共涉及90多項關鍵技術、40多種核心裝備,以專欄的形式歸納在《規劃》的發展重點中,在《產品目錄》中也提出了一批技術裝備。新材料產品眾多,需要解決的技術裝備問題也很多,《規劃》提出的只是一部分。“十二五”期間,新材料產業要高度重視技術裝備問題,爭取有所突破。
十一、“十二五”新材料產業區域布局思路是什么?
與傳統產業相比,新材料產業對資源環境依賴程度較低,除部分品種外,大多數沒有特定的空間布局規律,但這并不意味著可以一哄而上、盲目發展。《規劃》編制過程中,我們了解到,在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大背景下,各地發展新材料產業熱情高漲,絕大多數能夠根據自身條件,合理規劃發展重點,但從部分地區的發展目標來看,一些低水平重復建設現象已有所顯現。
為此,《規劃》分三個層次提出了新材料產業布局要求。一是在宏觀角度,《規劃》提出要按照東、中、西部地區現狀與優勢,有所為、有所不為,著力實現區域新材料產業協調發展。二是在各重點領域方面,《規劃》按照各領域發展特點,提出了一些布局原則,尤其是針對一些投資規模較大、建設周期長、社會影響廣的產品,為更好地促進其發展,《規劃》提出了一些限制性的要求。三是在具體品種層面,根據已有產業基礎和重點企業分布情況,《規劃》以專欄的形式進一步明確了一批產業基地。
十二、提出10項重大工程的主要考慮是什么,“十二五”期間將如何推動落實這些工程?
《規劃》從指導整個新材料產業發展的角度,圍繞“十二五”發展目標,分領域提出了一系列產品、技術和裝備。在此基礎上,為了進一步聚焦和提煉規劃重點,突出解決一批應用領域廣泛的共性關鍵材料品種,經過充分征求各方意見,《規劃》提出了10項重大工程。每一項重大工程,都著眼于產學研用各個環節,從材料開發、產業化、規模化、推廣應用、技術裝備、平臺建設等角度逐一明確了工程內容,量化了具體目標,具有較強操作性。
稀土稀有金屬材料、碳纖維、高強輕型合金等十大工程,均是社會關注的熱點,也是政府支持的重點,“十二五”期間,要多渠道、全方位推動落實。一方面,我們將進一步細化各項工程內容,將任務分解到重點地區、重點企業,明確組織形式,落實到具體項目。另一方面,要積極發揮政策合力,利用戰略性新興產業專項資金等政策的引導作用,選擇一批產業化基礎好、市場前景廣闊、能夠迅速形成規模化發展的項目集中支持。
十三、新材料具有軍民共用特征,“十二五”時期將如何推動新材料產業軍民結合發展?
新材料產業中,有大量品種具有典型的軍工兩用特征,在經濟建設與國防軍工中均發揮重要作用,走軍民融合發展道路,是提高材料對武器裝備保障能力的重要途徑。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表明,加快國防科技工業與國民經濟建設融合,大力發展軍民兩用技術與材料,逐步建立軍民融合的國家工業基礎,是國防工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必由之路。
推動新材料產業軍民融合發展,要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一是以滿足軍品需求為牽引,推動新材料技術突破,提高新材料產業支撐配套能力,鼓勵優勢新材料企業積極參與軍工新材料配套。二是充分利用我國已有軍工新材料技術優勢,積極推動國防科技成果加速向經濟建設轉化,加快軍民共用新材料產業化、規模化發展。三是加強軍民人才信息交流,積極利用市場機制,推動軍民共用材料技術的雙向轉移和輻射。
十四、請簡要介紹一下《產品目錄》的編制原則、重要意義和作用?
新材料產品種類繁多,受篇幅限制,不能在規劃中一一列出,為了更全面反應未來五年我國新材料產業發展重點,使規劃更具指導性,根據新材料產業發展現狀和趨勢,立足我國國情、技術水平、產業基礎和市場供需,我們編制了《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遵循“全局性、前瞻性、規范性、成長性和帶動性”的總原則,旨在進一步勾勒新材料產業范圍,細化重點。《產品目錄》收錄的新材料產品包括特種金屬功能材料、高端金屬結構材料、先進高分子材料、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高性能復合材料、前沿新材料六大領域。根據產品性能指標的先進性,產品所處的發展階段,產品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等標準,經過多次研討和的征求意見,最終形成400種產品。
隨著《規劃》的實施和新材料產業的發展,一些新產品也將不斷出現,我們也將根據情況,動態更新《產品目錄》。
十五、《產品目錄》的特點是什么?
《產品目錄》主要有三個方面特點:一是內容全面。《產品目錄》包括了六大領域的400種重點產品,基本涵蓋了未來五年我國新材料產業的發展重點,每種產品均明確了主要性能指標、關鍵技術裝備和主要應用領域等內容。二是創新性強。《產品目錄》初步建立了新材料產業的產品體系,產品分類從材料自身屬性出發,產品命名科學規范、系統一致。三是具備可操作性。《產品目錄》內容翔實,對企業有很強的引導作用,也便于以此開展統計監測和信息發布,制定有針對性的政策措施,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該目錄可以成為政府管理投資項目,制定和實施財稅、信貸、土地、進出口等政策的依據,是引領未來五年我國新材料產業發展的指導性目錄。接下來,我們將與各地、各重點企業開展目錄對接,將重點產品逐一分解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