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老人身上帶一個傳感及信號發射器,一旦他出現緊急情況,立即可以自動和急救中心聯系進行急救。”成思危舉了一個例子,證明了“智慧城市”中信息的重要性。5月17日,著名經濟學家成思危來到了南京,就“智慧城市”做了一個詳細的報告。在報告中,他強調了在“智慧城市”的建立中,必須以信息化為先導。
成思危說:“廣義的智慧城市,就是以人為基礎,以土地為載體,以信息技術為先導,以資本為后盾這樣的發展模式。建設智慧城市,就是真正把人的智慧和先進的科學技術手段與城市的發展和管理結合起來。”
成思危認為在社區、交通、醫療等方面都應該著力引導信息化的發展。他舉了個例子,在社區中,如果在孩子身上掛著帶有二維碼的小牌子,當他迷路時警察用手持儀器一掃,就知道他的姓名和住址,以及他父母的聯系方式。他還認為應該用信息技術優化整個實體經濟和產業鏈,能夠大大提升生產和流通效益
中國在發展城市化的道路中出現了很多問題,比如城市化質量不高、城鄉建設用地利用粗放、中小城市和小城鎮發展機會不均等、農民工權益保護問題突出等。對于這些問題,成思危提出用人的智慧和先進的科學技術發展并管理好的城市。而在建立“智慧城市”的時候,必須保證公平公正原則。
成思危說:“城市居民的收入平均是農村居民的三倍,城市居民的購買力是農村居民的四倍,城市居民享有的這個社會保障、公共服務、文化教育等等,醫療等各種服務比農村要強的多。所以說我們現在要減少這個收入差距,實際嚴格地說是要減少財富差距,使得我們這個社會更加公平。”
為了建立“智慧城市”,成思危提出了四個要素,就是要以人為基礎,土地為載體,信息技術為先導,資本為后盾。同時,他認為“智慧城市”分八個方面:善治政府、和諧社區、精明增長、綠色經濟、智慧交通、多彩文化、終身學習和全民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