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三年一評的全國文明城市評選活動正在全國各地緊鑼密鼓地展開,各級地方政府非常重視,不少市民也積極參與到活動中來。文明城市創建活動的開展對各地城市文明建設的推進作用是顯而易見的,活動不僅是推動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有效動力以及提高城市競爭力的重要載體,也是以人為本、造福人民,構建環境友好、資源節約型和諧社會的重要舉措。而在信息化時代,隨著電子政務建設的深入發展,文明城市被賦予了新的內涵,與以往評選相比,測評指標中涉及到電子政務方面的指標逐年增加,這不僅是社會進步的標志,也是文明城市評選活動與時俱進的體現。
一、文明城市創建需要政府信息化先行
在創建文明城市的進程中,政府、公民與企業共同參與其中,而政府扮演著最重要的角色,作為創建的主體,政府要順應社會發展潮流,解放思想,創新思維,在管理理念、管理體制和管理方式上進一步探索政府服務新機制,簡化辦事流程,提高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使原本僵化的官僚體制恢復活力,并有效運作資源以實現高績效,打造一個具有企業家精神的政府。為此務必滿足以下兩個基本要求:一是要降低成本,政府為了向社會提供“公共產品”,需要占有一定數量的社會產品,在社會總產品已定的條件下,政府占用社會總產品的比率會對社會以及經濟的發展產生直接的影響,由于“擠出效應”,必然使經濟發展和人們的消費水平受到抑制;二是要提高效率,政府是社會生活的組織者和協調者,政府工作效率的高低關系到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關系到社會的穩定與發展。為了滿足兩個基本要求,必須積極推進政府信息化進程,加快電子政務發展步伐。
二、電子政務助推文明城市創建
電子政務的實質是運用現代信息通信技術構造更適合信息社會的政府結構和運行方式,是政府信息化的主要形式。2006年,原國務院信息化工作辦公室頒布了《國家電子政務總體框架》(以下簡稱《框架》),指出中國電子政務主要包括應用與服務體系、信息資源、基礎設施、法律法規與標準化體系、管理體制5大體系;《框架》還對政務信息公開、對公民的服務提供等作出了規定。2006年9月,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關于進一步做好中央政府門戶網站內容保障工作的意見》,明確規定了信息公開、網上辦事、互動交流作為政府網站的三大功能定位。這些政策文件為電子政務和政府網站的健康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電子政務的推行有利于加速解決兩個問題:其一,降低政府行政成本,電子政務使行政工作可以在一種全新的網絡狀態下進行,從而有效地降低行政管理成本;其二,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電子政務可以通過各種技術手段實現資源的共享與交換,有效地利用政府內部和外部資源,提高政務資源利用的效率。可見,推進電子政務發展進程,為文明城市的構建提供了有利條件。
文明城市創建具有十分豐富的內涵,對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各個領域都有明確的要求,在2011年版的《全國文明城市測評體系》(省會/副省級)中,包括廉潔高效的政務環境、民主公正的法制環境、公平誠信的市場環境等九個方面的評測指標和一個特色指標,與電子政務建設在許多層面和環節都有著很強的相融性、互補性和一致性。譬如,廉潔高效的政務環境測評項目中的測評內容就包括了政務公開,測評標準對政務公開的制度等具體細節都提出了要求,明確把政務信息公開與信息共享、信息資源體系作為重要內容。
電子政務在文明城市建設中將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有利于促進高效廉潔的政務環境建設
科學決策與政務公開是構成高效廉潔政務環境的重要內容。電子政務就是要通過政務信息公開充分保障公眾的知情權和監督權,推動公眾參與公共政策的制定與決策,實現公共事務的科學高效管理。在科層體制下,作為行政下級和社會公眾與決策層信息不對稱,更無參與決策的權利,政府決策最初多是經驗決策,容易導致決策失誤。基于電子政務,決策者可借助于各種數據庫資源、管理信息系統、決策支持系統、人工智能與專家系統等手段,保證決策的科學化;電子政務的推行使決策者在決策時能充分反映民意,保證決策的民主性。政府網站的建設,為政府與公眾之間搭起了一座溝通的橋梁。政府既可通過門戶網站的政務公開平臺提供政務信息咨詢,還可通過網絡聽證、市長信箱、在線訪談等欄目與政府進行互動交流、監督投訴等;此外,電子監察系統建設更可以讓公眾直接有效地對政府工作進行監察。可見,電子政務建設大大推動了高效廉潔的政務環境建設。
(二)有利于促進民主公平的法制環境建設
在文明城市測評指標體系中,“民主公平的法制環境”替代了以往的“公平公正的法律環境”,更加強調民主建設,而隨著電子政務的深入、廣泛推進,公眾已可以通過相關電子政務應用系統平臺來表達對公共管理或公共服務的意見和看法,表達自己的利益訴求,甚至參與到政府決策過程中。同時,電子政務降低了決策參與的經濟成本,有助于提高政民互動的積極性,可見,電子政務有效推動了民主環境的打造。
突發事件的預警機制和應急預案也是文明城市測評指標中“民主公平的法制環境”的一項,而應急指揮系統正是電子政務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被越來越多的政府所看重,甚至被列為最先建設的項目之一。一旦發生緊急事件,包括公安、消防、衛生在內的各級政府部門,以及廣大的企業、民眾需要營造共建一體的工作氛圍,及時處理突發事件和挽救生命財產。通過突發事件應急處理系統,可以實現多功能、多媒體、多單位的協同指揮,警察、消防隊員、醫療救護員以及其他一些急救人員等,這些原本屬于不同系統、各司其職的人員可以共享信息、互相協調,在最大限度減少突發事件帶來損失的同時,也營造了公平公正的法制環境。
(三)有利于促進公平誠信的市場環境建立
由于中國市場經濟發育不充分,信用體系發育程度低,信用關系相當混亂,近年來相繼發生“三聚氰胺毒奶粉”、“雙匯瘦肉精”、“地溝油”、“彩色饅頭”等事件,這些惡劣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市場誠信的缺失已經到了非常嚴重的地步。正如溫家寶總理所言,一個國家,如果沒有國民素質的提高和道德的力量,絕不可能成為一個真正強大的國家、一個受人尊敬的國家。一個沒有公平誠信的市場環境的城市,不可能成為文明城市。
沒有公平誠信的市場就會大大提高市場交易成本,也會成為制約市場機制發揮基礎性配置資源作用的障礙。以公眾服務為中心的電子政務與信用體系建設,有利于改善信息不對稱狀況,有利于開發個人信用資源,有利于維持良好的經濟秩序,信用信息是一種資源,個人、企業信用更是一個巨大的有待開發的資源寶庫,將有效解決中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中信用數據壟斷和條塊割據這一根本性問題,有利于使掌握于政府各部門中的信用數據的交換開放與社會共享。
目前誠信的缺失固然有市場經濟體制下法制建設、市場規則、社會管理制度不完善不健全的原因,但更直接的根源在于市場信息透明度不夠,社會違法成本低而執法成本高。從經濟交往的角度來看,守信與不守信是一種經濟行為選擇,社會經濟信用程度低的根本原因在于不守信用的機會成本過低。而充足的信用信息,不僅增加個人、企業失信的成本,也有利于執法機構和監管機構進行經濟監督,能有效維持良好的經濟秩序,從而加快中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進程,為文明城市建設營造規范守信的市場環境。
三、以文明城市創建為契機加快電子政務發展
電子政務對文明城市建設的推動遠不止上述內容,如科普網站、文物遺產網、體育網、電子圖書館的開通有助于健康向上的人文環境建設等。實踐證明,在信息時代,電子政務是現代政府治理不可或缺的工具,文明城市建設要求電子政務適應時代的要求,通過發展電子政務達到文明城市的指標要求;電子政務要以文明城市的創建為契機加快、深入發展,除了作好戰略規劃,加大投資力度,加強技術保障和確保信息安全之外,還要加強服務理念宣傳等工作:
(一)以戰略眼光看待電子政務,加大普及宣傳教育力度,更新傳統管理理念
電子政務建設已成為提升一個國家或地區綜合競爭力的重要因素,各級政府應以戰略的眼光看待電子政務建設,把它擺上重要議事日程。電子政務宣傳教育應包括信息理念的強化教育、信息技術的普及和擴散,向普通公民、政府機構工作人員宣傳和普及電子政務理念和知識,還應使政府深切地認識到,現代政府行政要求規范、科學、效率、成本降低和公正透明的政務流程,電子政務建設與文明城市建設一樣是黨、政領導義不容辭的責任。
(二)以全局觀點發展電子政務,建設和整合統一的電子政務網絡平臺
針對目前各級政府部門重復建設、條塊分割和信息孤島的現象,要依據電子政務建設規劃,縱覽全局,遵循政務公開與信息共享原則進行電子政務建設,尤其要整合資源,加快政務信息資源目錄體系與交換平臺的建設,加快電子政務標準化體系的制定、實現跨地區、跨部門、可變流程的協同政務,有效地解決信息化發展中遇到的“信息孤島”等問題,提升電子政務的應用水平,最終打破信息孤島,實現信息共享。
(三)以服務為導向,大力推進電子政務應用系統建設
《國家電子政務總體框架》中把應用與服務作為電子政務的第一要務。作為全球性的政府改革與信息革命兩大浪潮的匯流,電子政務應用系統發展水平成為衡量政府管理水平的重要標志。推進電子政務應用體系建設,不僅是政府改革的迫切需要,而且為政府改革提供了新思維、新模式和新機制。政府必須依靠信息化系統履行職能并實現政府管理創新,而電子政務應用系統本身就是政府管理創新的產物,是建立在現代信息技術基礎上的服務型政府的管理方式。因此,加快電子政務應用系統建設,既是政府轉變職能和管理創新的要求,又是政府轉變職能和管理創新的動力。
中國正處于社會轉型期,政府職能和業務流程的變數很多,電子政務建設必須充分考慮社會轉型的大背景,動態把握不確定因素,積極主動地去應變。加強信息化在公共服務領域的建設應用,如加快人口基礎信息共享平臺、新農村基礎數據庫系統、領導決策支持與分析系統、政府公共服務呼叫系統等建設,有效推動城市信息服務能力的提升,從而提升城市公共服務能力。
(四)健全人才培養機制,增強公務員隊伍素質
只有通過培訓才能提高電子政務工作人員的水平和實際應用能力。要切實有效地開展電子政務知識與技能培訓,制定考核標準和制度。領導干部尤其要帶頭學習和掌握電子政務的基本要求和相關知識以提高實際運用能力,提升公務員人才隊伍的整體素質,真正發揮電子政務的實效。
(五)加快電子政務的法制建設,為電子政務提供法律保障
世界上各發達國家在電子政務的建設過程中,都是通過法律、法規對信息化進程進行規范和保障。在這方面,中國法制建設工作的深度和力度與客觀要求還有相當大的差距。從電子政務建設的進程來看,制度保障體系的缺失是影響到電子政務建設正常發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快有關電子政務方面的法律、法規建設是電子政務建設健康發展的必要前提。
文明城市構建與電子政務建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最終構建出良性發展的電子政務,并通過電子政務的發展構建法制健全、制度完善、民主公平、文明誠信、高效透明、以民為本的節約型政府,進而促進人與自然全面協調發展、資源高效利用、生態環境友好、生活和諧的文明城市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