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于智能手機終端,預知出行道路情況,避開擁堵的路段,制定最合理的出行線路圖。數字家庭通過信息技術與家庭電器的進一步結合,創造出智能化的家庭環境,讓人們通過手機遠程控制家里的燈光、家電等。作為未來城市的發展方向,提升城市綜合承載力和人們生活品質的重要支撐,智慧城市建設正被國內越來越多的城市所重視。智慧城市是當今城鎮化發展的必由之路,推動智慧城市與智慧產業發展規劃應先行,智慧產業與智慧城市如何助力新興城鎮化是當前必須解決的問題。
數據顯示,“十二五”期間,我國將有600個至800個城市加入到智慧城市隊伍中來。1月29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公布了90個城市區、鎮成為首批國家智慧城市試點。隨著智慧城市從概念導入期進入實質推進期,北京、上海、廣州、武漢、寧波等幾乎所有的一線城市、50%的二線城市,都在朝著智慧城市的方向努力。
智慧城市各地探索與實踐
2013年,廣州市智慧城市試點工作正式啟動,智慧城市建設重點在智能交通、智能港口、政府網上行政審批、智慧教育、智慧醫療、智慧環保等領域啟動試點應用建設,同時在其他領域開展應用規劃,年底前完成政府投資建設項目的立項,落實建設資金。2014年2015年上半年則為廣州市智慧城市建設的全面推進階段。廣州市將全面啟動和推進方案所涉及領域的試點應用建設,以規模化應用推動自主的智慧城市核心技術產業化,形成應用與產業的互動機制。2015年下半年為廣州市智慧城市的驗收階段。智慧城市示范應用的城市管理和服務水平將得到顯著提升,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智慧城市核心技術,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為主導的信息技術產業邁上新臺階。
為了推動“數字城市”升華為“智慧城市”、盡快突破“智慧城市”領域的關鍵技術,太原市與測繪遙感信息國家重點實驗室成立了智慧城市研發中心。在此基礎上,太原市申報的智慧城市領域的兩個計劃項目共爭取到國家補助資金近1500萬元,啟動的“城市信息多層次智能決策關鍵技術與系統”,將在2015年年底完成。通過各種途徑和機制匯聚智慧、發揮智慧,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大的支持,如利用現代通訊技術、傳感技術和信息技術來促進和提升城市化建設。在全國率先完成了“數字太原”地理信息公共平臺,并為公安、城管、民政、環保等部門提供了基礎地理信息服務,整合了自來水、煤氣、雨水、電力、供暖等地下管線信息,利用傳感器感知地下,為城市安全監控打開了智慧之門。
寧波是全國最早提出并系統化推進“建設智慧城市”的城市。“十一五”收官之年,寧波出臺《關于建設智慧城市的決定》,東海之濱古老的港口城市成為國內智慧城市創建的先行者;“十二五”開局伊始,寧波又出臺《加快創建智慧城市行動綱要2011—2015》;2012年,斥資逾50億元推進信息網絡基礎工程、政府云計算中心、基礎信息共享工程、智慧應用工程等30個智慧城市建設重大項目及19個智慧產業重大項目建設,其研發的首個“智慧寧波地理信息共享服務平臺”采用云計算技術框架,為政府、企業和社會公眾提供了豐富的“云”應用服務。“智慧寧波地理信息共享服務平臺”建成了集數據、軟件、技術、網絡、服務和標準于一體的智能綜合體,建成了政務版共享服務平臺、公眾版共享服務平臺、移動版共享服務平臺三大基礎服務平臺。
信息產業迎來新機遇
物聯網、云計算、地理信息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作為智慧城市建設的基礎和重要環節,未來發展將非常迅速。與智慧城市密切關聯的新一代信息產業迎來了發展的機遇。智慧城市是“十二五”期間國家的重要發展方向。近年來,以物聯網、云計算、下一代互聯網、新一代移動通信為代表的信息技術的不斷革新與融合,為智慧城市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物聯網環境下的智慧生活,無論你想去哪兒,輕觸屏幕選擇目的地,車聯網汽車會自動選擇路線,繞開擁堵路段,帶你一路順暢到達目的地。“有記憶”的跑步機、體重秤,可以自動記錄主人的鍛煉習慣、體重變化,并上傳網絡。而成千上萬臺體重秤、跑步機的真實數據,則可以成為當地制定民生政策的重要依據。
如今,這些可感知的智慧城市應用不再是空中樓閣,基于無線射頻識別的城市“一卡通”,基于互聯網、物聯網的車聯網都正在穩步向前推進。這些應用激發出巨大的產業空間。
智慧城市高達2萬億元的市場空間,無疑將為一大批新興產業提供廣闊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