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陳兵) 無論相隔多遠,購銷雙方無需見面,只需在網上給出商品種類和期望價格,便可能得到一個或多個買家或賣家“垂青”,甚至競價交易。網上交易前后的現貨檢測、倉儲、結算、中轉、貨運等工作均可選擇由網下配套機構來完成。4月23日,這一綜合運用“電子交易+現代物流”信息化商務運作模式的南方小麥交易市場將在江蘇省靖江市糧食產業園正式開業,這也標志著靖江市迎來了糧食電子交易的新時代。
靖江地處長江下游北岸,背靠蘇北糧食主產區,緊連黃淮海大糧倉,無論在全國還是江蘇范圍內,都處于糧食主產區與主銷區過渡帶,其境內的長江港口——新港,歷史上就是蘇中農產品運往上海的出江口。自上世紀90年代初期,隨著全國糧食購銷市場化的推進,靖江利用獨特的區位和四通八達的水運優勢,在淮河、京杭大運河、長江等水運大動脈上,逐步構建了一個覆蓋山東、河南、安徽及江蘇等省份的區域性小麥采購網。小麥產量不到全省1%的靖江市,糧食購銷企業卻實現了全省10%以上的銷量,2011年,全市實現糧食購銷經營總量357萬噸,銷售收入40.9億元。目前,靖江已發展成為長江中下游最大的小麥集散地,全國最大的弱筋小麥集散地,全國最大的優質中高筋紅小麥集散地。2007年,靖江被國家確定為糧食六大通道中50個糧食物流節點之一。
糧食安全離不開糧食總量平衡和產銷區有序流通,市場化條件下,購銷雙方存在的“藏在深閨人未知”和“眾里尋他千百度”信息不對稱等弊端,不同程度加劇了區域間糧食產銷平衡壓力和品種結構矛盾。靖江市副市長顧利華說,靖江依靠已建成的糧食流通設施,建設南方小麥交易市場,構筑網上糧食交易平臺,有利于購銷雙方及時掌握信息,更方便、更快捷地實現產銷對接,提高區域糧食安全保障能力。
據靖江市糧食局副局長賈德勤介紹,南方小麥交易市場由靖江市糧食(集團)總公司投資8000萬元建設而成,建筑面積1.6萬平方米,包括高標準的農產品檢驗檢測中心、以南方小麥網為平臺的信息中心和電子商務中心。交易方式主要包括現貨競價、現貨掛牌等。購銷雙方只需免費注冊成會員并遵守相關規定,便可實現網上自由交易。以現貨掛牌為例,買賣雙方通過交易平臺發布個性化的購銷信息,包括商品品種、價格、主要質量指標、產地、年份等,等待或尋找的交易方一旦看中,雙方便可達成電子合同完成交易。
網上交易,網下配套,靖江市將參與糧食流通服務的各個節點資源有機整合在一起,形成了一條集物流、倉儲、信息、檢測等于一體的糧食交易服務鏈。靖江市糧食局副局長宋翔宇介紹說,圍繞沿江開發,利用長江岸線資源優勢,全市從2006年起規劃建設了靖江糧食產業園,整個園區2.5平方公里,可用長江深水岸線1000米。目前,園區已建成6個5000噸級內河泊位,兩個5萬噸級糧食專用泊位和1個4萬噸級油品專用碼頭,糧油倉容55萬噸。作為全市“五大支柱產業”之一,靖江市糧食產業園力爭“十二五”期內,糧油倉儲能力達到100萬噸、港口貨物吞吐量1000萬噸以上、貿易額100億元、糧油加工銷售額100億元,成為長三角地區最具特色的糧食產業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