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8年北京農業公益服務熱線12316開通以來,把脈農家十二月,伴隨農民每一天,架起了政府、企業、市場和農戶間溝通的橋梁,有問必答、有難必幫、有訴必查,累計為農民提供信息咨詢服務20萬余次,發布各類農業信息1000多萬條次。受理投訴舉報案件3442件。
北京市農業局信息中心負責人介紹說,中心的155名農業專家全部具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和生產經驗,服務方式除熱線外,去年起又增加了在線視頻和三方通話,使服務領域向二三產業拓展,形成了全方位、全天候和全覆蓋服務模式。不僅農戶的生產生活、市場營銷、政策法律難題打12316,就是城里人京郊游、特色采摘、陽臺種菜、寵物養殖都離不了12316。熱線服務越來越寬,越來越熱,精彩故事也層出不窮:
玉米種子不抗倒伏12316熱線為農民維權
“多虧了12316熱線,挽回了我的損失。”北京市大興區玉米種植戶賈志和說。2008年9月5日,北京大興區農民賈志和一大早來到地里可傻了眼,昨晚的一場大風把自己地里的玉米全刮倒了,可是當初賣家承諾此種玉米種子“綠玉二號”可以抗倒伏,當時購買種子時也沒索要發票和收據,只有裝種子的袋子,去找過賣家可是人家不賠錢,這可急壞了賈志和,焦急中他撥通了12316農業服務熱線,當日下午15時35分,大興區種子管理站執法人員就來到現場鑒定后確定玉米發生嚴重倒伏,屬于種子質量問題。經執法單位調解,由經營單位補償投訴人賈志和人民幣3200元。
“有問題怎么辦?”打12316呀。”平谷農民李德海道出了京郊廣大農民的心聲。北京12316農業服務熱線開通四周年來已走進千家萬戶,成為京郊農民離不開的“貼心線”,京郊農民親切地之稱為“農業110”。
為更便捷地為農民提供服務,去年12316農業服務熱線在市級種子、農藥、動物衛生、水產、土肥、農機執法單位以及區縣各行業執法單位安裝了統一的網絡執法平臺。
熱線受理人員、市級執法單位、區縣執法單位三方將利用統一的平臺進行網絡化、一鍵式案件受理、流轉、查辦,簡化了案件受理、流轉、反饋的步驟,從根本上改變了以前農業投訴舉報途徑分散的情況,開創了全市農業投訴一號受理,市區聯動網絡執法的新格局。
“現在農民投訴舉報假劣農資方便多了,不像以前化肥、種子、農藥等投訴都有不同的電話號碼,區縣執法單位與市級執法單位的電話號碼也不一樣,造成農民維權難,現在打一個12316全解決。”北京市順義區楊鎮小麥種植戶焦志成感慨道。
熱線服務芽菜基地“一朵藏紅花”盛開綠山谷
“自從12316農業服務熱線進到我們企業以后,農業專家指導我們培育了新的芽菜品種、傳授給我們新的催芽方法使得產量有了大幅提高,熱線還給我們牽線搭橋與老年博覽雜志簽訂了10萬元的購買合同。”北京市豐臺區綠山谷芽菜種植基地負責人張桂琴回憶說。
2011年5月,12316農業服務熱線“五進”新農村活動來到豐臺區綠山谷芽菜種植基地,熱線種菜種植專家曹華與植保專家李明遠細致查看了芽苗菜種子的繁育情況和芽苗菜種植情況,并提出了引進新品種增強市場競爭力。隨后,專家多次來到綠山谷芽菜種植基地,指導培育新型芽菜品種藏紅花,親授企業繁育技術,藏紅花品種芽菜產品以其良好的藥用食療價值為基地創造了可觀的收益。
熱線用技術服務與信息服務實現了企業與市場的對接,充分發揮了熱線專家的服務效能,把產銷服務親手送到農業企業手中,解決了農業信息服務“最后一公里”問題,增強了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熱線培育新型農民“創意菜園”引來八方客
通州菜農馬敬東,是北京12316熱線的常客,經常咨詢溫室蔬菜栽培中遇到的技術難題,一來二去自己也成專家了,去年被大興區長子營鎮標準化園區聘請為技術專家,成為一名產業工人。
昌平農民彭福龍家里種了十個大棚,因遇上技術難題拔打了12316,讓他沒想到的是這個電話使他日后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電話是熱線專家曹華接的,曹華不但幫他解決了技術難題,還幫著他引進觀賞椒、羽衣甘藍等50多種特色盆栽蔬菜,將一個普通大棚變身為“創意菜園”。
“創意菜園”外觀與普通菜棚沒有什么區別,棚內設計確是“小橋流水、曲徑通幽”,別有洞天,3000多盆形狀各異的蔬菜作物打造成聽覺園、觸覺園、視覺園、味覺園、嗅覺園等五感園區。園內一步一景、一步一文化。去年光門票就收入百萬元。“創意菜園”比過去大棚蔬菜收入翻了100倍。
12316接線房里的電話此起彼伏,電話的一端是農民,而在電話另一端的農業專家們日夜堅守在12316這個公益信息服務平臺上。熱線創新“三方通話”功能后,農民想找專家咨詢,無論專家在哪,一鍵就能接到專家手機上,隨時隨地提供信息咨詢服務。12316蔬菜首席專家曹華說:“農業無小事,一個電話就可能關系到農民一年的收成,公益熱線不能有死角,要360°全方位地服務農民的科技生產,這才是我們12316熱線專家最大的快樂。”像這樣的專家熱線在中心一共有158條。
每一個電話都可能是一個新故事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