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農業部公益性行業(農業)科研專項“基于信息技術的基層農技推廣服務技術集成與示范”項目正式啟動,并配套撥發了近2000萬元人民幣的項目啟動資金。
該項目由中國農科院信息所主持研發,是針對我國基層農技推廣和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的現狀和實際需求,利用3G、物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在信息傳輸和處理上的移動、實時、定位和視頻交互等優勢,開發的具有農技咨詢、市場行情、農技培訓、動態調度等功能的信息化平臺。項目將為廣大基層農技服務人員配備筆記本電腦、Pad、智能手機等無線終端,在后臺農業專家的支持下,隨時在田間地頭為農民答疑解難,同時,該項目也使農技推廣服務中心等政府部門能夠及時掌握農技員的工作動態,以便及時安排任務調度。
無線寬帶和智能終端的應用不僅提高了“三農”服務水平,同時也為信息產業與農業的結合發展開辟了廣闊天地。據農業部數據顯示,目前我國農技人員約70萬人,遍布農村基層,并且規定每個農技員至少帶動10個專業戶,如果全部配備智能終端,單此一項就將帶動約百億的終端產值,另外還有每年幾十億元的數據通信費,而且這還僅僅是即將實施的諸多項目之一。如此誘人的市場,無疑對通信設備廠家和運營企業都具有極高的吸引力。
近年來,信息技術在農業中的應用越來越多。面對我國人多地少的矛盾,現代信息技術在改造傳統農業、提高生產效率、提升科學管理水平等方面的作用十分突出。目前,在我國農業農村信息化領域,大多基礎服務平臺是采用聲訊呼叫中心的模式,這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部分農戶的需求,但隨著種植、養殖業的快速發展,以語音來解決問題的手段已不能滿足農戶的需求,大量需要實地、實時解決的問題擺在農技服務人員面前。因此,農業部門便著手籌建新一代、基于現代信息技術的、可視化服務平臺,以實現農業專家與農戶的面對面交流。
“基于信息技術的基層農技推廣服務技術集成與示范”項目于2010年立項,兩年來,在農業部、科技部、工信部等部門的指導和支持下,目前已經在北京、江蘇、新疆、安徽、河南等省區市建立了幾十個示范基地,通過實踐應用,該技術有效提升了當地的農業生產效率,為廣大農戶所認可。項目還應邀參加了“十一五”國家重大科技成就展和北京信息化與現代農業博覽會,其間得到了國家領導的高度贊揚,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在聽取匯報后,指出“農技推廣非常重要,需要利用最新信息技術實現創新,你們的工作很好”。回良玉副總理高興地說:“你們為農民做了件大好事!”因此,項目的正式啟動,可謂正當其時。
展望“十二五”期間的發展,該項目組組長、項目首席科學家王文生表示,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四化”同步發展,是新形勢下解決“三農”問題的戰略性決策,為落實十八大精神,項目組將圍繞我國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基層農技推廣服務信息化建設,利用移動互聯、云計算等現代信息技術與裝備,搭建全國基層農技推廣信息化平臺,創新基層農技推廣服務、工作管理及農情采集手段,打造一支常年活躍在田間地頭“無所不在、一專多能、自我學習”的智能農技推廣隊伍,為農民提供高效便捷、簡明直觀、雙向互動的服務,全面提升基層農技推廣社會化服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