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能交通系統專家、清華大學交通研究所教授史其信眼中,我國機動車發展飛速,而路網有限,交通擁堵難以避免,智能汽車或許是解圍方式之一。在他看來,物聯網時代的智能交通,有可能是以車為對象的管理模式。建立以車為節點的信息系統,是新一代智能交通的發展方向,也是智慧城市中智能交通建設的重要內容。智能交通判別擁堵,加之物聯網技術的應用,智能交通將成為智慧城市一道靚麗風景線。
智能判別規避擁堵
新一代智能交通系統可以稱之為“車聯網”,是將現代通信技術、網絡傳感技術、云端和移動計算技術、智能終端和車路協同技術、智能時空網絡控制技術等高新技術應用于整個交通管理體系,實現人車路更加全面的感知、更深度和更靈活的信息共享,對交通流實施動態監管和網絡化智能控制,從而建立起一種和諧、平安、高效的節能環境,實現不堵車、不撞車的新一代智能交通系統。而這也將為將來的無人駕駛汽車提供可靠的技術支撐。
比如說,未來智能汽車一上路,就由指揮中心進行控制,每輛車都安裝有傳感器,相當于車的“大腦”,能自動對突發情況作出判斷。史其信曾在日本親身體驗過無人駕駛汽車,在試驗路段,地下埋有很多傳感器,每輛車都攜帶很多傳感設備,后備箱幾乎全是計算機。
物聯網智能交通:車聯網產業正在形成
自2008年IBM提出“智慧地球”概念到2011年物聯網在全球的普及,國內安防行業也跟隨這全球的技術旋風經歷著影響深遠的變革,作為安防行業最重要的分支,智能交通系統在物聯網背景下,新概念層出不窮,車聯網是目前吵得最火熱的名詞,對于安防交通圈里不同的廠家,對車聯網的理解是不一樣的。
RFID生產廠家認為車聯網就是為每一輛車配置RFID射頻設備,實現車輛信息識別定位通訊等,而傳統的城市交通建設廠商認為車聯網就是實現車輛信息的統一管理布控,實現全國范圍內的黑車牌稽查。
智能交通在這個行業已經喊了近10余年,針對他的定義也較為清晰,傳統的智能交通包括治安卡口系統、闖紅燈違章電子警察違章抓拍系統、公交、出租等公共運營車輛監控系統、城市道路監控系統、高速公路沿線監控系統、超速抓拍系統等,每一項子系統都針對公安或交警的執法業務管理設計,大大降低人為管理的低效、高成本等問題。
而車聯網其實就是廣義的物聯網作用于智能交通場合,利用條碼、射頻識別(RFID)、傳感器、全球定位系統、激光掃描器等信息傳感設備,按約定的協議,實現人與車、車與車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的連接(anything、anytime、anywhere),從而進行信息交換和通訊,以實現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的龐大網絡系統。
智能交通與車聯網的結合,我認為用“智慧交通”稱呼再合適不過了,結合國家的十二五規劃與智慧城市的建設內容,智慧交通應該代表了未來交通系統的發展方向,它是將先進的信息技術、數據通訊傳輸技術、電子傳感技術、控制技術及計算機技術等有效地集成運用于整個地面交通管理系統而建立的一種在大范圍內、全方位發揮作用的,實時、準確、高效的綜合交通運輸管理系統。ITS可以有效地利用現有交通設施、減少交通負荷和環境污染、保證交通安全、提高運輸效率。
物聯網智能交通:為智慧城市添彩
隨著經濟的發展,城市人口劇增,汽車數量的持續增加,交通問題已成為城市發展中最重要的問題。而由交通問題引起的環境噪聲、大氣污染、能源消耗等也已成為現在全球面臨的嚴峻問題。為了解除這一難題,各地除了大規模的興建軌道交通、BRT,倡導公交優先等理念外,也無一例外的把目光投向了智能交通。智能交通是基于物聯網技術發展的,而隨著物聯網技術的迅猛發展,智能交通領域被賦予了更多的科技內涵,為智慧城市的建設作出了巨大貢獻。
物聯網作為一種融合無線通訊技術、微電子傳感器、嵌入式系統的新技術,逐漸被用于智能交通系統等需要數據采集與檢測的相關領域,從而給城市智能交通建設帶來全新的升級。物聯網在智能交通運輸領域的應用不斷深化,催生了大量的新技術、新產品。在車載、傳感衛星定位,船舶卡、電子運輸電子…,高速公路電子不停車收費,已經有了一定的應用實踐,個別的已經形成了物聯網概念下智能交通的雛形。
在一些發展迅速的城市,當車輛發生事故時,車輛設備就可以向交通管理中心發出訊息,使后面的行駛車輛也可以及時得到消息,繞開擁堵的路段。在公路收費時,通過采用RFID技術實現過車無需停車、不用現金、不用人工干預、自動收費且準確可靠,從而減少了汽車的機械磨損、油耗和廢氣的排放,加快了汽車通過速度,提高了路橋的使用效率。
智能交通是城市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交通信息化建設的第一步,響應物聯網技術、云計算技術以及信息傳輸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應用,其目標是讓交通變得更智能、城市變得更智慧。在建設智慧城市的路途中,交通問題是一大難題。但有了智能交通的鼎立相助,智慧城市的發展將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