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產業經歷了數十年的風雨征程,終于在入世元年迎來了屬于自己的春天。作為汽車產業鏈中關鍵一環的汽車零部件行業,更被預測為今后若干年中發展最快的行業之一。但是,目前中國的汽車零部件行業也被稱為“ 弱勢產業中的薄弱環節”。現在全國有汽車零部件制造企業15000多家,年營業收入在1億元以上的只有130家,50萬元以下的卻有2700家。數量多、規模小、集中度低、開發能力差,這是汽車零部件行業的通病。有專家認為,我國零部件的裝備水平與國外的差距大約為15年,在高新技術的應用和推廣、產品的研制與開發方面至少落后了20年。
到2010年,經過大規模整合的中國零部件供應商的整體數量將減少70%,最后形成20至30家一級供應商,250至350家二級供應商,1250至1500家三級供應商;
中資零部件供應商將利用低成本優勢進入整車制造商的全球采購網絡;
外資零部件供應商將立足于全球市場,從戰略上進一步界定其在中國的業務發展;
企業管理信息化和電子商務在中國零部件供應商中的應用雖還相對滯后, 但其地位將變得越來越重要。
面對歷史性的發展機遇和國際性的嚴峻考驗,我們的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如何在當前的形勢下脫穎而出呢?
管理改善和信息化是解決問題的重要手段!
如何準確把握外部市場,了解企業的經營現狀,整合企業內外部供應鏈?管理改善是手段,而實現這一目標的基礎,是建立網絡化、信息化平臺, 支撐起企業的供應鏈管理。信息化是企業管理適應新經濟技術潮流的要求, 走向科學化、精細化的必由之路。
把管理流程固化在信息系統中
很多快速擴張的企業往往會碰到一個同樣的問題:難于有效管理眾多分支機構。不同分支機構有不同的管理風格和區域色彩,區域與總部之間缺乏順暢的信息溝通,導致總部無法高效管理。這是個管理的可移植性問題,信息化建設可為企業解決這個問題。由于企業的管理流程基本已體現并固化在管理信息系統中,在信息化項目在整個企業的推廣實施過程就是把這套管理流程移植復制到各個分支機構的過程。一般成功跨國企業的擴張就是采用這樣的管理移植方式。
“從管理要效益” 離不開信息化
在激烈競爭的市場中,利潤率越來越低,企業普遍感受到需要從管理中求效益的壓力。這需要企業煉好內功,對傳統業務流程進行優化重組,并需要信息化的支持。企業內部需要變革傳統的“ 金字塔” 式的組織架構, 建立起扁平式的組織架構,并提供與之相適應的信息傳遞機制。這種面向業務流程的管理變革,只有通過最新的管理信息技術才能得到切實保障。
業務決策與分析需要信息化支持
企業決策管理層的正確而快速的業務決策是在市場競爭中獲勝的關鍵因素, 因此,企業需要有一個迅捷、準確收集信息的系統,能夠很好地把有用的信息從公司的各個角落高效地組織起來,以預定的指標為標準整理數據,并作出適當的智能化分析,為決策層提供有價值的信息,以提供決策支持,從而使企業管理層從繁瑣的日常性事務中解脫出來,集中精力作出最好的業務決策。
汽車零部件企業信息化建設面臨的問題和挑戰!
汽車零部件企業信息化的進程面臨行業特點以及企業管理基礎現狀所引發的許多問題,例如:
與主機廠計劃的協同
汽車零部件制造廠的生產一般要按主機廠的生產計劃,同時考慮主機廠的配件需求,市場的配件需求而制訂,由于市場變化莫測,而主機廠一般又采用準時供貨制,因此很難保證計劃的穩定性,這必將對整個物流的計劃和采購帶來很大的不確定。
逐步國產化進程的管理
目前為主機廠配套的汽車零部件企業,產品的開發一般都是先期由國外開發,SKD組裝,CKD組裝, 逐步實現國產化的過程,因此對于一些總成類物料,在廠內會同時存在既外購,又自制的情況,一般情況下,自制件用于市場配件,進口件用于主機廠配套件。
“按時交付” 能力
目前,主機廠普遍采用“即時供應”的供貨方式,供應商根據客戶的需要作時間安排,提前一小時或數小時將產品送達生產線供裝配使用。另一方面,客戶的要求也十分嚴格,如果導致客戶的生產線停頓, 供應商輕則支付違約賠償。重則信譽受損,生產線停頓,競爭對手乘虛而入。傳統上為達到“ 按時交付”,供應商都要保留較高的庫存 造成不必要的資金浪費。
“快速反應” 能力
“快速反應”反映公司的專業精神。統計表明,客戶更換供應商的原因,約三分之二是原來的供應商未能作出適時的安排,客戶的需求未得到重視和反饋。“快速反應”還表現在售后服務方面。如何跟蹤產品的質量,及時處理售后出現的質量問題,并快速分析和解決引起質量問題的原因,也對汽車零部件行業的信息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