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在中西部欠發達地區尤其是邊遠農村,數字化鴻溝依然嚴重,基礎設施很不健全,但教育信息化以應用為導向是大勢所趨。”北京師范大學教育技術學院院長余勝泉教授認為,未來10年,教育信息化將從之前的建設導向思路轉為應用導向思路,從建網、建庫、建隊、建制等建設導向轉向切實解決區域教育均衡發展、深化課程改革等實際問題的應用導向,將從以“物”為中心(關注計算機、網絡、軟件、資源庫等等),轉移到以“人”為中心,從關注基礎設施的信息化到關注教育技術的關鍵性應用,推進技術進入教育的“關鍵”業務。但在當前的信息化教學實踐中,95%以上都是用PPT來輔助教師講授,這對教師教學固然有幫助,但關于學生創造性思維、探究能力的培養等先進理念仍無法貫徹到教學實踐中。信息技術環境下的教學花費了很多時間、精力和金錢,但與常規教學卻沒有本質差別,有時反而因演示過多而剝奪學生的思考、想象空間,對教學產生負面效果。比如PPT,很多教師笑稱是“騙騙他”,因為技術只是用來強化已有的東西,反過來人被異化了,從教師變成課件放映員,這嚴重制約了信息化應用的深層次發展。
對此,余勝泉表示,在教育信息化應用過程中,應切實把握好信息化教學發展方向,努力促進以演示、講授為主的低層次信息化教學應用向將信息技術作為學習工具、認知工具、資源工具、評價工具的“開放的、學科知識與綜合能力并重的信息技術與課程深層次整合”,促進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變革,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促進教育教學改革駛向深水區。
“信息技術不僅僅是教育的工具,它對教育具有革命性作用,會給教育帶來全面、跨越式發展的變革潛力,會對傳統教育觀念、思想、方式、管理等各個方面產生重要影響。”余勝泉說,當技術成為環境中的一部分時,它必然會對教育賴以生存的基石產生一個革命性影響——人類的基本認知方式正從個體認知轉變為分布式認知,即人與智能設備的協同認知,人機結合的思維體系,這是現代人應對日益復雜社會的基本認知方式。善于利用工具來解決問題,追求人機合一,人和電腦的合作,是現代人生存的基本能力,在這個全新基礎上構建的教育大廈,必須要重構它的文化體系、教育體系和認知體系,所以說信息技術會對教育產生革命性影響。
針對當前不同教育信息系統缺乏有效整合的孤島現象,余勝泉打了個形象的比喻:一個個離散的教育信息系統,就像蜂窩煤,雖然有垂直通道,但橫向不流通。他認為,以應用為導向的教育信息化會將離散的系統打通,形成信息流,讓不同系統、不同部分的信息流動起來,實現無縫對接。比如,現在填寫高考報名信息,姓名、性別、出生年月……要一一填寫,信息流形成之后,只要輸入考生姓名,這些信息就會從其他系統自動調出,考生只需核對就可以了,不必再次錄入。
“這樣很多分散的信息小池塘將匯成信息大池塘,會大大提高管理和教學效率。”余勝泉說。在他看來,教育的特色性、情景性很強,很難像銀行、電信行業那樣進行統一規范,教育信息化會因學校類別、特點和所在區域的不同,呈現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局面。
余勝泉建議,政府要鼓勵各地運用技術解決教育實際問題的探索,多支持能產生實際效果的、“有意義”的教育技術項目,推動教育專家與一線教師緊密結合,在實踐進程中,形成一個系統、有效的推進方案,讓教育信息技術惠及更多學生。當然這需要政府從政策和經費上給予引導和支持。
“單純的技術解決不了問題,不懂教育教學、缺乏全局觀念的人,很難推進技術與教育的全面、深入融合。”余勝泉認為,近年來,國家在信息人才隊伍建設方面投入很大,培養了不少懂技術的人,但人才知識結構單一,既懂技術又懂教育的復合型人才匱乏,結果很難將信息技術應用到更深層次,學校在與企業合作時也容易陷入被動,為企業左右。
“學校最需要的是技術、教育兼備的全局性、復合型人才,他們是學校信息化建設的關鍵‘物種’,能夠在校企合作中做出正確決策,讓學校占據主導地位,用技術解決教育的問題,而不是讓學校成了新技術的實驗場。”余勝泉呼吁,未來10年,要想深層次推進教育信息化,一方面高校應培養越來越多的復合型人才,另一方面學校要多招聘教育技術專業的畢業生,而不僅僅是計算機專業畢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