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到的答辯
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當時電子工業部召開了一個制造業信息化的研討會,本人在會上發表了一篇文章,談制造業信息化的問題。本人針對當時中國企業管理的現狀和當時國外MRPⅡ軟件的管理思想和技術狀況,提出“國外MRPⅡ軟件三分之一可用,三分之一修改后可用,三分之一不可用“的觀點,這個觀點被領導采納了,引起了廣泛的關注,遭到了所有外國MRPⅡ軟件供應商和代理商的強烈譴責,這就是后來人們稱之為”蔣明煒三個三分之一的學說”。每次外商MRPⅡ產品發布會、研討會,我都成為批判對象。什么“三個三分之一的學說可以休已”,“閉關守舊的代表”……二十年過去了,至今這種批評還沒有停止。而在另一個反面,人們還在把“三個三分之一”的觀點作為用戶自行開發龐大ERP軟件的根據,他們說“蔣老師說了,國外軟件不好用”……為此,我必須闡明我提出這個論點的歷史背景和我現在的看法。
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中國企業剛剛從計劃經濟的桎梏中解放出來,市場經濟遠沒有建立,對國營企業的指令{生計劃仍占主流,物資短缺的情況十分嚴重,企業物資采購仍然依靠一年兩次的訂貨會議,人們稱它為“騾馬大會”。在短缺經濟的年代里,供應商是上帝,客戶是“孫子”,誰能買到材料就是本事,所以那時我們的MRP只能編制自制件的計劃和外購件的投產計劃,根本不能編制采購計劃,更不要說準時生產了。在那個年代主要產品生產仍是國家指令性計劃,價格也是國家規定的,那時企業沒有銷售部門,所以銷售管理也是在八十年代后期才有了需求。那時中國的財務管理也遠沒有像今天這樣規范,一部分企業采用借貸記賬,另一部分企業使用增減記帳,主要財務報表也沒有像今天這樣與國際標準接軌,所以那時國外標準MRPⅡ軟件在中國應用確實存在需求不匹配的問題。
在技術層面,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由計算機公司代理的國外MRPⅡ軟件基本沒有漢化,COPICS、INTEPS、HManufacturing……中國用戶是自己進行漢化的,在早期中國雙字節終端沒有問世之前,這些外國軟件根本就沒有辦法漢化,為了讓普通管理人員看懂,他們將英文屏幕和報表改成漢語拼音。
“三個三分之一”的觀點正是在這樣的歷史條件下提出來的,至今我仍然認為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這個論點是正確的。
二十年過去了,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計劃經濟轉變為市場經濟,從短缺經濟變成為過剩經濟,從賣方市場變為買方市場,中國的會計制度也基本與國際接軌了。在技術層面,大多數外國軟件都做了較好的漢化,進行了一些國情化的開發,所以我認為現在國外主流的ERP產品在國內是可用的。但是我認為無論國外國內ERP軟件國情化的問題仍然存在,只是程度的不同,過去多現在少了。另外,客戶化這個問題是普遍存在的,國外軟件在它的生產國使用也存在客自化的問題。管理是一門科學,同時它也是一門藝術。盡管你的ERP包括了若干科學的業務流程,但它也不是歡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行業不同,管理者的思想方法不同,針對某個具體客戶的特殊需求就是存在客戶化的。我不同意“我們的產品是經過發達國家應用證明的,要與國際接軌,一切都要按照軟件來實施”,客戶提出的需求軟件里沒有,“我給你來一個BPR”。這就存在到底是BPR在先還是軟件在先,軟件具有什么功能和流程,BRP就按此設計,這不是正確的態度。
另一個反面就是“三個三分之一”的論點被用于企業自行開發ERP產品的依據。我認為這也是不可取的。ERP發展到今天已有30年的歷史,它已形成了近似標準(MRPⅡ有標準)。在長期的實踐過程中,吸收了大量客戶的先進管理思想、方法和流程,已形成了一種專門的技術。系統的復雜性、開發的難度、工作量之大、專業知識之廣泛都不是一間企業少數人可以完成的,強行這樣做的結果往往是開發一套基于手工作業的系統,這樣的系統實施容易,但管理卻不會得到根本改善。
此外,信息技術日新月異,今天是主機/終端,明天是客戶機/服務器,后天是瀏覽器/服務器,今天FORTRAN、COBOL,明天JAVA……新技術層出不窮你今天開發的系統過不了幾年就落后了。所以在專業化分工越來越細,管理技術、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用戶自行開發系統是不明智的。
以上就算給批判和利用“三個三分之一”論點的朋友們一個遲到的答辯吧,得罪之處就請原諒了。
機械制造企業管理信息化難點
制造業信息化的難點有共性也有個性。共性就是大家經常談的:領導的意識和決心。克服傳統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習慣,管理規范、管理流程不完善,或執行力不到位……這里要說的是針對機械制造業個性的難點。
第一,中國機械制造業的管理是最復雜的
機械制造業由于物料品種規格多,多數企業屬于多品種小批量,按定單裝配,按定單制造,生產不連續,生產制造過程復雜。中國機械制造業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仍然是大而全,小而全的生產組織模式,專業化分工沒有像國外那樣細,企業內部的管理相對國外要復雜,所以中國機械制造業的管理是最復雜的。
第二,生產計劃控制棋式復雜、多樣
機械制造企業隨著生產過程的組織方式和生產批量的不同,分為單件生產、多品種小批量生產和大批量流水生產幾種生產類型。管理的需求隨生產類型不同而不同,例如:對于單件生產企業,除標準MRPⅡ以外還需增加網絡計劃(項目管理)、關鍵資源排序、配置控制、產品報價、作業排序。CRM就顯得不十分重要;對于多品種小批量生產企業,它需要標準MRPⅡ,還需要CRM、SCM等;對于大批量流水生產企業,則需要將傳統MRPⅡ與JI丁混合制造,中長期計劃和批量生產的零件采用物料需求計劃MRP,執行計劃采用JIT、看板(電子看板)、反沖庫存條碼物料跟蹤等計劃,CRM、SCM、電子商務就很重要。
第三,對于按定單裝配、按定單制造和按定單設計的企業還需要配置控制、最終裝配計劃等
可見機械制造業生產計劃控制是非常復雜的。然而目前企業的手工管理狀況與上述先進管理方法之間存在很大差距,這就增加了管理難度。
第四,容戶需求多變
今天的市場瞬息萬變,需求多樣化。按訂單裝配ATO,按訂單制造MTO,按訂單設計ETO,大規模定制MC,品種規格繁多,生產、采購異常復雜。從客戶-銷售-設計-生產-采購-財務-成本,需要一個完整的供應鏈管理,才能動態快速地響應客戶需求,適應千變萬化的市場和客戶定制化的要求。
策五,準確的成本核林和分析困難
由于機械產品結構復雜,工藝路線長,成本核算需要采集大量信息,所以準確的成本核算非常困難。人工成本核算一般只能計算產品成本,無法計算零部件成本。成本費用分攤很粗,大量成本數據采集是人工歸集的,數據準確性很差,使得成本計算不準確。一般不進行標準成本的計算,也很少進行成本分析,因此成本控制差。
機械制造業信息化的基礎是管理變革
40年的計劃經濟給中國企業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傳統的管理模式、管理方法至今在企業中仍然普遍存在。要想實現現代化管理,僅有計算機網絡系統和ERP是不夠的。必須從企業的戰略發展、管理模式、業務流程、組織機構、績效考核、薪酬體系等方面進行全面的優化。在此基礎上進行信息化,才能從根本上改善企業的管理水平,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能力,所以,管理咨詢是制造業信息化的基礎。一般管理咨詢包括:
管理模式和業務流程優化
應用業務流程重組方法論,結合ERP軟件包的先進業務邏輯和業界的最佳流程模型,并配合客戶的業務遠景,為客戶在“員工責任分工(People)-流程(Process)-信息系統(Technology)”三方面進行改善,改變落后的生產計劃控制模式,進行科學的成本計算,優化業務流程,使信息系統建立在先進的管理模式和流程的基礎上。
組織機構優化設計
建立面向業務流程的組織機構,按照扁平化、網絡化、決策分散化、實時化、關系緊密化、開放化等原刊,建立精簡、高效的、自我發展、自我約束的生態型組織機構。
細效考核優化設計
應用平衡記分卡的理念,優化績效管理模式。將企業的戰略目標和經營成果,分解和分享到部門和員工,使中層管理者以及普通員工的職業生涯需求和企業的發展需求能夠形成一股合力。績效管理模式優化的核心在于,縱向:實現KPI企業級、部門級和關鍵崗位級三級分解,使中低層的KPI及其績效考核按照其職責范圍最大范圍地體現企業經營目標。橫向:各部門績效責任和利益均衡化,從而使績效考核公正、公平,同時,通過利益關系增強各部門的協作和配合,減少部門推諉和內耗。
建立合理的薪酬體系
通過組織機構優化設計,崗位說明書和崗位評估,設計出合理的薪酬體系,實現按勞取酬,多勞多得,短期激勵和長期激勵相結合降低人員流動率,特別是防止高級人才的流動,調動全體員工的積極性,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人力資源的保障。
生產管理是機械制造企業信息化的核心
我認為MRPⅡ/ERP沒有過時。這里要強調的是MRPⅡ不僅沒有過時,在機械制造業管理信息化中它還是最重要、最核心的部分。目前我國的ERP軟件設計思想有兩個源頭,一個是源于MRPⅡ,另一個則來自財務軟件起家的公司。自動化所、金航數碼、和佳等都是從MRPⅡ演變進來的ERP軟件,而用友和金蝶則來源于財務軟件,他們的設計思路迥然不同。業界盛傳“從MRPⅡ發展來的ERP,由于設計過于復雜,供應商已不愿意去涉足MRPⅡ系統最終走向沒落,甚至消亡。而進銷存加財務的ERP才是目前用戶的真正需求,實施效果也受到用戶的一致好評。”這種說法我認為是不科學的。
兩種設計思路的ERP軟件最終應是殊途同歸,而不是互相替代關系,筆者認為:從企業的長期發展來看,一個復雜的機械制造企業的信息化,如果沒有先進的生產計劃控制技術,沒有MPS、MRP、SFC、CRP、JIT、APS,沒有良好的供應鏈計劃協調與優化,要想縮短生產制造周期和采購提前期,降低庫存資金占用,準時交貨,快速響應客戶需求是做不到的。僅僅將現有的手工管理方法信息化,它只能提高管理效率,不能從根本上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和經濟效益。現有手工成本計算方法存在數據采集不準確,核算方法簡單,只能計算產品系列或產品成本,不能計算零部件成本,缺乏必要的成本分析等。當然MRPⅡ/ERP要與時俱,進要集成CRM、SCM、EC、CC,但是否定MRP、MRPⅡ是不對的,這在機械制造業尤為重要。我們不能因為MRPⅡ復雜就放棄,它關系著企業如何提高競爭能力的問題。
綜上所述,機械制造業是信息技術應用的領跑者、急先鋒。信息技術在機械制造業中得到了最完整、最完美的體現。這是由于機械制造業的設計技術、制造技術、管理技術的復雜性決定的,所以機械制造企業最應該首先實現信息化。但由于受到長期計劃經濟的影響,企業管理存在許多弊端,所以管理變革是機械制造業信息的基礎。先進的生產計劃控制系統是機械制造企業的管理重點,也是難點,所以不能放棄MRPⅡ。對干國情化、廠情化要有正確的認識,凡事要掌握一個度不能偏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