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韓俊近日向媒體介紹,近年來我國城鎮化水平穩步提高,城鎮化率從1990年的22%上升至2012年的52.57%,預計城鎮化率2020年將達到60%左右,2030年將進一步達到66%。
從此次披露的數據以及預測的數據來看,中國城鎮化不僅在過去發展速度很快,而且今后幾年十幾年還將繼續保持快速增長,發展潛力很大。其實早在2009年,媒體就曾披露,中國只用了30年時間就趕上了西方200年的城市化歷程。由此推斷,中國城鎮化發展速度應該是世界最快。
中國城鎮化發展之所以高速度,其一與中國30多年的改革開放有很大關系;其二與城市經濟快速增長帶來的巨大勞動力需求有關;其三,農村發展長期落后于城市“倒逼”農民進城。另外,與決策層重視城鄉配套改革、重視城鎮化發展有關。可以說,今天取得“52.57%”這個成績,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然而,我們在為中國城鎮化率數字不斷翻新而振奮的同時,有一個問題擺在我們面前,必須認真思考:無論是今天城鎮化率達到52.57%,還是2020年將達到60%,這些數字的變化能否反映城鎮化發展的真實水平?這些數字中有沒有“水分”,或者說有多少“水分”?
城鎮化率數字應該是“干貨”。據悉,幾年前,不少地方已經實行嚴格的城市化目標責任制,城鎮化率已成為政績考核內容之一。從積極方面看,城鎮化率納入政績考核,有利于促進城鎮化快速發展,通過農村人口向城市轉移來拉動城市經濟。但從另一個角度看,既有可能存在數字造假,也有可能導致“造城大躍進”。這些都不會為城鎮化帶來實質變化。
即使城鎮化率的漂亮數據不存在造假等問題,也存在一定的“水分”。這是因為,我們的城鎮化還不是完整意義上的城市化,有的地方其實是一種“偽城鎮化”——一些常住居民雖被計算為城市人口,但沒有同等享受市民待遇,其收入水平、消費模式無法等同于城市人員。
據報道,在目前全國7.12億城鎮常住人口中,有2億多農民工沒有城市戶籍,與城市戶籍人口在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等社會均等化方面存在差距。如此一來,紙面上的城鎮化率,并沒有多大的實際意義。比如,這2億多農民工,由于收入、社保等方面的戶籍限制,不能對經濟產生應有的撬動作用。
無論是評估城鎮化水平,還是評價城鎮化成就,都不能簡單以數字、速度“論英雄”,而應該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評價和考核體系,以避免城鎮化重蹈唯GDP“論英雄”的覆轍。只有讓每一個進城農民工真正融入城市,享受平等的市民待遇,產生應有的社會價值與經濟價值,反映城鎮化率的數字才沒有“水分”。
因此,首先要以權利平等來討論城鎮化水平。在不少城市,由于戶籍的差異,進城農民工在住房、醫療、社保等方面與城市戶籍居民有很大差異。這既是因為戶籍制度滯后,也是因為城市公共投入不足,在公共服務和福利方面“看人下菜碟”。居民權利實現的水平,應當作為評價城鎮化水平的第一要素。
其次,評價城鎮化水平要把環境問題納入其中。有研究表明,近15年來,在能耗方面,我國城鎮化每增加1個百分點平均需多消耗能源4940萬噸標煤,其中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氣等;在工業制成品方面,城鎮化每增加1個百分點平均需多消耗鋼材645萬噸,水泥2190萬噸。人、城市經濟增長帶來的污染問題須引起重視。
再者,應把房價、住房保障納入評價體系。一些地方發展城鎮化變成了“造城運動”和“房地產化”,帶來地價、房價大幅上漲,地方政府收獲了土地財政,但給民生、經濟埋下很多隱患。這樣的城鎮化是要打折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