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開發已逾10年。西部各省、市(區)都在10年大開發中取得了顯著的成就。但平心而論,這些成就更多地表現在規模與數量的擴張上,其開發的粗放性程度還比較高。西部地區今后的深度開發和全面開放應當將科學發展觀統領下的集約化深度開發、低能耗環保開發、合作型民生開發、寬領域外向開發和制高點前瞻開發作為其深度開發全面開放的戰略新維度。
1.集約化深度開發
集約化深度開發是告別粗放型擴張并轉而以高效益和高技術開發作為基礎的開發模式,它是西部貫徹深度開發戰略的首選方針。集約化程度不僅決定著西部深度開發最終成果的評價水平,也反映著西部經濟社會發展的可持續性。集約化開發應當重點指向西部具有后發優勢的高新技術、優勢資源、裝備制造、現代農業、文化旅游、服務外包、基礎設施與產業園區等領域,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政府主導為手段,以技術創新為支撐,以開放合作為橋梁,結合產、學、研,融合農(業)、工(業)、服(務業),開辟出一條具有西部特色的新型集約化深度開發道路。通過控制和收縮新建項目的范圍和戰線,重點提升環保新能源、生物醫藥、信息產業、機械制造、航空航天、新型材料、農業食品等高技術含量和高附加值產業的質量和效益,用“精”、“深”發展推動西部全面發展。
2.低能耗環保開發
能源資源消耗與生態環境保護已經成為西部深度開發的主要瓶頸。西部低能耗環保開發短期面臨的最大任務是有效降低現有及在建產業的能耗,并嚴格控制其污染排放,而其長期發展則必須注重低碳、環保、節能的各類新能源產業。因此,西部地區的低能耗環保開發思路應當采取兩條腿走路的方式:一方面,產業存量和增量中的高能耗行業現階段并不宜完全關停,而應該充分整合類似小水泥、小鋼鐵等產能,形成規模效應與集聚效應,因為西部的經濟發展還需要這些產業在拉動經濟增長與帶動就業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要根據西部現有的資源稟賦、資金實力、技術存量和人才儲備狀況,積極地通過中外合作、區域合作等模式引進一批具有“適宜”技術水準的、且相對成熟的低能耗、低污染項目或產業(鏈)以改善和提升西部地區的產業結構。片面追求技術“最新”的、引進成本極高的項目則不可取——西部的發展依然要“穩”字當先、注重實效。
另外,從環保開發的角度來講,必須徹底摒棄陳舊過時的“以GDP為綱”而忽視環境可持續效益的“唯發展思路”,同時,要明確環境保護的目標也是要帶來經濟效益的,不能“為了保護環境而保護環境”,沒有總體規劃和明確具體目標的環保開發必然是“又費馬達又費電”,完全可以充分結合西部的特色旅游資源、珍稀動植物資源、生態園林資源、大江大河資源搞一場有規劃、有目標、有特色且能帶來經濟效益的環保開發,環保開發的形式也要采取多樣化和因地制宜的方式,防止千篇一律。
3.合作型民生開發
“民惟邦本,本固邦寧”。西部地區的農業人口比重、貧困人口比重、老齡化人口比重、流動人口比重都不低,因此其面臨改善民生的任務還很繁重,人們對于政府那只“看得見的手”在改善民生中所發揮的作用寄予厚望,民生型開發應該貫徹到政府開發戰略的始終。發展中國家或地區長期的發展歷史告訴我們,真正行之有效的改善民生、加快發展的手段,既不是獨立的市場作用或政府規劃本身,甚至也不是“市場配置+政府調控”這種組合模式,而是“合作型”的民生開發模式——即“政府規劃+社會資本或社區民眾互助+市場配置”的模式。充分利用社會資本或社區民眾互助這種嵌在政府與市場之間的民生開發渠道,就是為了擺脫市場對民生型開發資金配置的低效性以及政府對民生型開發資金配置的剛性的缺陷,使這種合作型的民生開發模式成為更加貼近基層、貼近民眾的民生型開發手段,在貫徹西部深度開發戰略進程中對就業、住房、醫療、養老、教育、收入分配、社會保障等涉及民生的領域發揮積極作用。
4.寬領域外向開發
西部實施寬領域外向開發戰略的關鍵在于改變“通過招商引資對接東部發達地區產業”的這種單一而傳統的外向型開發思路。其寬領域外向開發主要應體現在兩個方面:首先是對外開放的地域寬,不再局限于長三角、珠三角等國內的發達地區,而應積極開拓東盟、南亞、中東、拉美、歐盟、北美等海外市場,通過形成戰略互惠關系引入這些地區的特殊生產要素來反哺西部的工業、農業和服務業;其次是對外開放的領域廣,東盟的農業、旅游業及服務業要素,南亞的軟件及服務外包要素,歐盟及北美的先進信息、制造業要素以及中東和拉美地區能源、資源、原材料要素都是西部引進開發合作的重點。因此,由政府著力營造優良的商務環境和服務配套環境,建立更加便捷、舒適的西部綜合交通樞紐,特別是打造以若干個西部主要城市和旅游區為節點的大型航空港、商務港和旅游港網絡以加速各種要素、人才、資源、產品的流動,才能使西部的寬領域開發開放格局盡快形成。
5.制高點前瞻開發
西部的深度開發、全面開放也是一場改革。既然是改革,就存在許多我們能夠預料和無法預料的困難。前瞻性開發就是在正確認識這些困難的基礎上,提前預判、科學決策,并且占領三個制高點:首先是制度制高點,從創新行政、財稅、投資、金融、社保等制度入手,為西部深度開發全面開放進程中的能源與交通合作、經貿與投資合作、節能與環保合作以及區域和國際合作奠定制度基礎;其次是產業制高點,要從西部的生態資源稟賦和現有產業水平與格局的實際情況出發,通過大抓項目、抓大項目來規劃和發展一批“適宜”西部的,具有前瞻性、戰略性和可持續性的新興產業,開啟西部的產業結構、經濟結構調整的新篇章;最后是思想制高點,“思想的深度決定發展的高度,認識的定位決定區域的定位”,必須徹底摒棄那些不合時宜、陳舊落后的發展理念,把“科學發展”和“深度發展”的思路植根于西部地區各級領導干部的具體行動中,要把前進道路中的困難想得足一些,真正實現用發展的方法解決發展進程中的各種困難,制高點前瞻開發必然會成為一場“發展思想解放、發展思維創新”的盛宴。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西部的深度開發全面開放戰略一定要實現,也一定能實現。
作者單位: 西南財經大學經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