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值規模破千億元,信息安全躍居國內領先地位,數字娛樂蓬勃發展,服務外包領軍中西部……對標《成都市軟件名城創建評價標準》和《中國軟件名城創建指標體系》,成都是否過關?通過創建,“成都軟件”的內涵又發生了哪些實質性變化?
11月底,工信部中國軟件名城創建工作驗收小組來到成都,開展創建驗收和實地評估。經過兩年努力,成都正欲交出一份完美答卷。
今年1—10月,成都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累計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002億元,同比增長51%;軟件業務收入70億元,同比增長近47%,占全國軟件業務總收入超過5%。
產值規模破千億元,信息安全躍居國內領先地位,數字娛樂蓬勃發展,服務外包領軍中西部……對標《成都市軟件名城創建評價標準》和《中國軟件名城創建指標體系》,成都是否過關?通過創建,“成都軟件”的內涵又發生了哪些實質性變化?
編織國際化臉譜
2010年1月,工信部、四川省、成都市共同簽署《成都市中國軟件名城創建工作備忘錄》。其后不久,成都與全球知名軟件之都班加羅爾之間架起了一道空中金橋。隨著成都—印度班加羅爾的國際直航和成都—日本沖繩包機直航航線的開通,成都和印、日的經貿交往與科技合作進一步加深。
成都軟件名城創建,一開始就打出國際牌。軟洽會、西博會、物聯網峰會、歐洽會、軟件設計應用大賽……每年一系列重量級國際化會展活動在蓉城召開,成都軟件服務業的整體品牌和影響力隨之不斷提升。
可以佐證的是,全球10強埃森哲、IBM、威普羅先后落戶成都,東軟、軟通動力等6家全國知名企業先后在成都設立分公司,摩托羅拉、育碧等20余家跨國企業在成都建立了內部共享服務中心或研發中心,而馬士基全球單證處理中心及物流處理分公司,DHL(敦豪航空貨運公司)成都服務中心和中國區財務結算中心,西門子全球唯一的多語言IT運營中心等陸續投入營運,成都的國際化面孔更為清晰。
新技術產業先人一步
創建中的成都,步伐邁得尤其堅定。
為確保創建試點工作組織有序、保障有力、推進有效。成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中國軟件名城的創建工作,提出舉全市之力,創建特色鮮明的中國軟件名城。為此成立了市級主要領導負責的創建中國軟件名城工作推進小組。
在眾多參與者眼里,通過兩年的創建工作,成都軟件產業已經大不一樣:軟件產業環境進一步改善,產業體系更加優化,產業規模迅速擴大、質量不斷提升、特色更加突出、空間布局更加合理,產業發展與獨特的人文、人居環境進一步融合,形成更具活力的競爭優勢,展現出強大的發展后勁。
這得益于科學布局、規劃先行。據了解,自開展中國軟件名城創建試點工作以來,成都先后出臺了《成都市電子商務發展規劃(2009-2012)》、《成都市數字新媒體產業發展規劃(2010-2012)》、《成都市服務外包產業發展規劃 (2010-2014年)》、《成都市物聯網產業發展規劃(2010-2012)》、《成都市“十二五”信息化發展規劃》、《“十二五”通信產業發展規劃》、《成都市“中國軟件名城”“十二五”發展規劃》等10余個產業規劃,為推進產業又好又快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尤其是在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方面,成都率先出擊贏得發展先機,成為國內首個出臺物聯網產業發展規劃的中心城市,亦是在云計算領域可與東部并駕齊驅的城市。預計到2012年,成都物聯網產業規模將達300億元以上,到2015年,成都云計算產業規模將達3000億元。
6.7億元專項資金扶持
據介紹,圍繞發展軟件產業和推進創建中國軟件名城的工作思路和指導思想,成都市先后出臺了 《關于進一步加快推進軟件產業發展的意見》、《關于加快中國軟件名城創建工作的意見》、《2010年度成都市服務外包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實施細則》、《成都市2010年度電子商務發展專項資金實施意見》、《軟件人才隊伍建設行動計劃》等支持政策。編制完善政府采購軟件產品及服務的目錄和標準,鼓勵采購國產自主創新產品和服務。
在成都軟件產業聚集的高新區,還出臺了《成都高新區促進企業發展壯大的優惠政策——知識產權、專項資金實施細則》、《成都高新區促進企業發展壯大的優惠政策——實施標準化戰略專項資金實施細則》和《成都高新區促進企業發展壯大的優惠政策——科技創新專項資金實施細則》,為軟件產業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撐,強化了政策的導向作用。
統計顯示,2010年,全市各級(含區市縣)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發展專項資金超過6.7億元。
產業規模實現新突破,產業特色更加突出,產業承載能力明顯增強,對標《成都市軟件名城創建評價標準》,在9項一級指標、23項二級指標、45項三級指標中,成都均達到預定目標;對標《中國軟件名城創建指標體系》涉及的產業實力、企業培育、人力保障、創新能力、應用水平、發展環境、帶動效益7大類指標,成都均達到中國軟件名城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