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距離有多遠?
有人說,很簡單,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無非就是一個品牌和一個LOGO的距離。以前是給別人代工生產,現在貼上自己的品牌;以前做出口生意,現在做國內市場,產品還是自己的,質量同樣也是符合國際標準,市場也將會是自己的。
如果你是OEM工廠的老板,如果你是這個思路,那提醒你一句:你最好斷了做品牌的念頭,如果你不信,那你的品牌之路,注定是死亡之路。
我們接觸到的很多做過品牌轉型的工廠老板,他們都有一個切膚之痛: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其間的距離,是生與死的距離。
他們中的大部分是燒了大把的錢后折戈而返,品牌之路成為心中永遠的痛,轉型成功者寥寥無幾。
代工工廠面臨的形勢非常嚴峻,有一句話也許你不認同,但是現實狀況就是這么殘酷 對絕大多數工廠而言,面臨著一個兩難選擇:轉型是找死,不轉型是等死。
有很多工廠死在了等待的路上。從2011年開始,媒體不斷報道的多地企業的倒閉潮,大部分就是傳統的工廠企業。我們沒有去考證那些報道,也不想列舉相關的數字。不過,從珠江三角洲的工廠生存現狀來看,就知道媒體的報道并非空穴來風。制造業集群區域的工廠關門倒閉的案例,遠遠比媒體報道的悲壯,也更加讓人沮喪。
命運的轉折開始于2008年,金融風暴席卷全球,中國的出口型工廠是最直接的連帶震動者。有一個老板比喻工廠是“受擠壓的夾心層”,上游原材料大幅上漲,下游國外品牌的消費市場受到金融風暴的沖擊影響到消費市場。而面對消費者,產品的價格又不能隨便提高,國外品牌商的首要策略就是壓低OEM工廠的出廠價。來自上下游的同時擠壓,讓工廠喘不過氣來。
屋漏偏逢連夜雨,人民幣持續升值,能源、勞動力成本一漲再漲,中國代工工廠的競爭優勢日趨下降。
趕訂單時代,是一個幸福的時代,即使用足了機器、用盡了人力,甚至需要找其他的工廠進行外包,工廠也做不完紛至沓來的國外訂單。收益上的繁榮景象和內心的幸福,很快就掩蓋了管理上的不足。大部分工廠老板絲毫不會懷疑“明天會更美好” 不斷擴充工廠規模,對工廠中最基礎的管理工作卻怠于多費心力。
在過去的10多年里,這種以低勞動力成本為優勢的代工模式的高速發展,成為中國經濟中最活躍的力量,帶動了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也讓世界認識到了“MADE IN CHINA”。
然而,幸福是短暫的。當訂單的數量和價格均出現下滑的時候,工廠老板們才發現寒風來襲,不過,這時大家的感覺只是打個噴嚏而已,并沒有太在意。而接下來的氣溫直降,讓很多老板發現原來這是一場難以治愈的重感冒。變化沒有預兆,卻讓人無法抗拒,不少人措手不及,甚至有人束手無策。
在供不應求的時候,盡管實行的是粗放式、原生態的管理,可觀的利潤讓管理上的漏洞成為微不足道的小事。當市場出現逆轉,訂單數量銳減,價格不斷走低,招工成為難題 各種困境集中在一起時,工廠在管理上的先天不足便暴露無遺,直接后果就是利潤出現赤字,威脅到工廠的生存。
出口持續低迷,成本居高不下,傳統制造業承受著2008年金融風暴以來最大的經營壓力。很多企業采取收縮戰略以圖自保,通常的做法是:縮減生產規模、保留研發機構和行政辦公機構,等待形勢好轉。
OEM工廠面臨的問題,不是個別企業的問題,而是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中所有以低勞動力成本為優勢、以代工為模式的企業所面臨的共性問題。中國制造業普遍面臨著成本上升的壓力,面臨著戰略轉型的緊迫性。
無論是被迫轉型,還是主動轉型,戰略轉型勢在必行。那么,怎么轉型?轉型到哪里去?轉型能夠成功嗎?任何一個工廠都回避不了這些問題,都將面對一個“陣痛”的轉型期。
思路決定出路。
有些企業害怕“陣痛”,或苦于找不到止痛的方法,于是,選擇了關閉工廠,徹底退出制造業。對大部分企業而言,這種做法不是戰略轉型,應該是失敗。
有些企業轉型為精細化的管理,向管理要效益,在生產流程、質量控制、技術創新等方面苦下內功。扎根在制造業的土地之上,通過精細化的基礎建設,最終實現規模化的發展之路。
有些企業將注意力向產業鏈的下游轉移,從單純的生產者,轉型為生產者、品牌擁有者以及市場運營者,在終端消費市場與對手一決高下,從中國制造轉型為中國創造。
工廠的品牌之路,是希望之路,同時也是風險之路。
很多工廠并沒有弄明白做品牌的規則,沒有研究做品牌的核心內容,而是匆忙抽調一批人馬,成立品牌部,將自有品牌快速撒向市場,其結果可想而知:快速上陣,旋即全軍覆沒。
因此,那些“摸著石頭過河”,最終轉型成功的企業,其經歷顯得難能可貴,其轉型的思路和路徑方顯得意義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