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進一步健全和完善支持大學生創業的政策體系和服務體系,形成政府激勵創業、社會支持創業、大學生勇于創業的機制和氛圍,不斷提高大學生創業比例,我區新制定了《關于開展大學生萬人創業行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并決定從今年起實施“大學生萬人創業行動”。按照計劃,今年扶持大學生創業5000人;2015年至2017年,扶持3萬名大學生創業,帶動就業10萬人。該行動有哪些亮點?大學生創業能享受到哪些優惠政策?記者日前進行了采訪。
可享至少1萬元創業補貼
按照“大學生萬人創業行動”要求,大學生創業補貼申領發放工作,要嚴格遵循自愿申請、公正公開、分級管理、專款專用的原則,所需資金從各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專項資金中列支。那么,哪些對象可享受創業補貼?相關的標準是多少?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在各級大學生創業園或創業孵化基地、經人社部門認定的其他創新創業平臺內孵化的大學生創業項目(法人代表或實際控制人是畢業5年以內高校畢業生,包括畢業年度在校大學生)可享受大學生創業補貼。補貼標準參照大學生創業項目吸納就業能力、科技含量、潛在經濟社會效益、市場前景等,享受不低于1萬元的創業補貼,具體補貼標準由各盟市根據實際自行制定。
據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相關工作人員介紹,申報補貼的企業須取得工商執照并具有稅務登記證明及相關部門頒發的資質證,穩定經營6個月以上,且吸納就業3人(含)以上等,同一創業項目或同一創業大學生個人(團體)只能享受一次大學生創業補貼。符合條件的大學生創業項目可向所在地旗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申請創業補貼,經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審核后,向社會公示并接受監督,財政部門對公示無異議的項目按規定撥付補貼資金。
最高能獲50萬貸款
對于想要創業的大學生來說,資金是最大的難題之一。此次“大學生萬人創業行動”又該如何解決這一難題?
據了解,為了加大金融支持高校畢業生創業力度,《意見》要求,各地要認真落實小額擔保貸款政策,建立大學生創業擔保基金,進一步簡化反擔保手續,強化擔保基金的獨立擔保功能,適當延長擔保基金的擔保責任期限,落實銀行貸款和財政貼息,重點支持大學生創業企業和吸納大學生較多的初創企業。同時,提高大學生創業小額擔保貸款額度,最高單筆貸款額度可達到50萬元;對成功創業并擴大經營規模,再次吸納帶動就業人數占員工總數30%以上的,可給予首次貸款額一倍以上的小額貸款扶持。此外,建立多元的大學生創業籌資機制,鼓勵企業、行業協會、群團組織等以多種方式向創業大學生提供資金支持,對支持創業早期企業的投資,符合條件的要給予所得稅優惠等政策扶持。
除了貸款方面予以支持,《意見》還確定了社會保險補貼、工商登記和銀行開戶等方面的優惠政策。具體包括:家庭困難的高校畢業生從事個體經營和創辦小微企業、并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可參照就業困難人員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補貼政策,補貼期限不超過3年;各級工商部門要按照工商登記制度改革總體部署完善管理制度,拓寬企業出資方式,放寬住所(經營場所)登記條件,簡化登記手續,對符合條件的創業大學生,按規定減免登記類和證照類等有關行政事業性收費;人民銀行各分支機構要會同有關部門指導銀行業金融機構進一步改進金融服務,為創業大學生辦理企業開戶手續提供便利和優惠。
創業教育將納入高校教學計劃
“作為一名未畢業的大學生,我最希望的就是在畢業后可以將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實踐中,以便更好地適應工作、適應社會。”采訪中,來自內蒙古大學的張曉玲對記者說道。與張曉玲一樣,不少大學生也表達了相同的看法。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為了提高大學生的創業能力和素質,此次“大學生萬人創業行動”要求各地各部門要普及深化對大學生的創業教育,大力開展高校畢業生創業教育和培訓。其中最引人關注的一項措施是普及創業教育。具體內容包括:制定高校創業教育教學基本要求,把創業教育納入高校教學計劃和學分體系,建立創業教育課程體系;教育部門和高校要加大創業教育推動力度,將創業教育范圍拓展到高職高專和非統招的成人高等教育;積極探索創業教育的新技術、新方法,把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社會實踐、實習和科研活動結合起來,努力提升大學生的創業精神和創業能力;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推進大學生創業教育的教學研究,開展靈活多樣的創業實踐活動。
同時,在加強創業培訓方面,各級人社部門要完善大學生創業培訓體系,強化創業實訓平臺建設,將符合條件的高校和各類教育培訓機構納入創業培訓基地,組織有創業愿望和培訓需求的大學生參加創業培訓;鼓勵支持有條件的高校、教育培訓機構、創業服務企業、行業協會、群團組織等開發適合大學生的創業培訓項目,經過評估認定后,納入創業培訓計劃,并探索建立退出淘汰機制,提高創業培訓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創新培訓方式,積極開展創業前期準備、創業能力塑造、創立企業、經營企業等創業模塊實訓以及創業案例教學和創業實務訓練。
構建創業公共服務體系
“各地各部門要采取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等方式,積極開展創業指導和服務,構建覆蓋院校、園區、社會的創業公共服務體系。”采訪中,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相關工作人員說道。
據了解,為了加快推進大學生創業園、創業孵化基地建設,各地區、各高校要統籌規劃,整合利用大學科技園、科技企業孵化器、高新技術開發區、經濟技術開發區、工業園、農業產業園、城市配套商業設施、閑置廠房等現有資源,建設一批遵循市場規律、符合當地產業發展方向和大學生創業需求的創業園(創業孵化基地)。同時,要將創業實訓、創業孵化、創業輔導相結合,提高創業孵化成功率,逐步形成布局合理、規模適應、功能齊全、運作高效、管理規范的創業孵化體系。
“前段時間,我參加了榜樣到身邊創業峰會,在現場,一些創業榜樣代表講述了許多值得高校畢業生去借鑒的創業經歷,希望相關部門以后多舉辦類似的活動,從而為想要創業的大學生提供鮮活的經驗和有效的指導。”采訪中,內蒙古財經大學的小楊這樣說道。
對于小楊的想法,我區制定了哪些相應的措施?據了解,按照《意見》要求,各有關部門要建立健全青年創業輔導制度,從擁有豐富行業經驗和資源的企業家、職業經理人、投資人以及具備條件的創業培訓師當中選拔一批青年創業導師,為創業大學生提供創業輔導;通過組織創新創業論壇、創業經驗交流、創業項目展示和推介等專題活動,成立創新創業俱樂部、創業聯盟等組織,搭建大學生創業的交流合作平臺;積極引導大學生參加創業競賽活動,并積極引入創業投資機構,為創業項目提供資金支持。
此外,為了更好地為大學生創業提供服務,各級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要設立高校畢業生創業服務窗口,免費為自主創業的高校畢業生做好人事代理、檔案保管、社會保險辦理和接續、職稱評定、權益保障、發布用工信息等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