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23日下午,北京市政府公布了名為《小客車數量調控暫行規定》的政府令,為今后想買車的人添了一“堵”。因為這個被冠以“治堵新政”的地方政府規章,試圖通過控制小客車增長速度(排隊搖號購車)、調整停車收費標準等途徑,來治理日益惡化的北京交通擁堵局面。
為了治堵卻對車下手,不論效果如何,總不是根除病根的法子。最近就有調查顯示,7成市民認為所謂“治堵新政”是治標不治本。人們有這樣的態度也不足為怪,因為治堵從表面上看是車多的問題,而實際上卻是城市規劃的問題。這就像企業信息化管理出了問題的時候,表面看是在某個管理軟件出現的問題,可深層原因卻是整體規劃的問題。
在現在這個高度信息化的時代,企業為了適應更快的節奏,更嚴格的要求,紛紛上馬信息化軟件,各項業務高度依賴信息化軟件。但人們在使用信息化軟件也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有的是財務出了問題,有的是生產出了問題,還有的是市場出了問題,等等。
一些企業在追究問題的原因時,通常認為是某個管理軟件的性能或操作存在問題,但實際上,真的如此嗎?答案并不是絕對的。其實,拿城市擁堵來類比,一切都很清晰明了。以北京為例,在許多擁堵已成常態的地方,如中關村、王府井、西單、二環、三環,這些地方堵車表面看是因為車太多。可那為什么車太多呢?究其原因是這些地方太繁華,城市功能區云集于此。而且,很多不發達城區,幾乎從來不出現堵車,也在某種程度上證實了這個問題。
既然如此,在解決交通問題的時候,就不應該只看到了表面的車多,就限制汽車的使用,殊不知這只是治標不治本,應該看到車多、擁擠的背后是是城市整體規劃的問題。當一個城市不能系統的考慮各項因素,城市規劃就會出現失衡,導致有的地區非常發達,經常處在非常大的交通壓力下,而有的地區相對冷清,交通設施利用率很低,造成浪費。
城市治堵不能看到車多就限制車輛購置、使用,而應該在城市規劃時合理布置城市功能區。企業管理亦是如此。在企業進行信息化建設的時候,保證各種管理軟件盡量不出問題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合理設計信息化系統的架構,信息化實施的步驟,使其系統合理、均衡、適應力強。這樣即使出了問題,也是局部的小問題。
因此,企業信息化建設第一步就要有一個合理的系統結構,而這一結構的科學與否,卻是取決于能否適應后續的建設。也可以這樣說,科學的企業信息化架構必須具有可擴展性、兼容性,在這方面,金和軟件的C6協同管理平臺,堪稱目前企業實施信息化的最佳平臺。C6是基于松耦合的架構設計,這樣的平臺系統更加富有談性,能夠與各種各樣的管理軟件和平共處,C6還提供了與用友U8、金蝶K3、SAP B1、HR等諸多業務系統的接口適配器,通過簡單的配置和少量的表單開發工作,就可以方便地實現整合應用,從不同管理軟件里面鉆取數據的障礙也消失了,企業的信息化系統成為更加協調的有機體,使企業能夠適應不斷涌現的新需求。
治堵是為了方便人們出行,不能以損害人們限制人們使用出行工具為代價。因此,北京治堵的思路不能停留在“限”上,應在城市規劃上下功夫。同樣,企業信息化治理是為了效率更高,內部合作更緊密,因此,也必須把整體規劃放在首位,只有一個健康合理的結構,才能支持企業在信息化路上走得更穩健,更快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