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深入推進,農村信息化越來越成為實現農業產業化的必由之路和促進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突破口。
我們在思考:像東風村這樣靠網絡銷售帶動辦廠生產、物流配送服務、小五金件配套銷售的典型的信息化帶動農村工業化的道路,對解決三農問題有什么積極意義?
農業社會信息化程度是影響到農村經濟建設成敗的重要環節,為此,鐵力市在農村信息網絡建設上不斷加大工作力度,拓展服務功能,努力為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務。
在信息化日益發展的大背景下,新型農業發展必須考慮種植區域外的農業氣象信息,并將其作為生產經營的決策依據,整合并共享全省、全國乃至全世界農業氣象信息資源的做法已不鮮見。
博科資訊公司專家王頤中認為,流通成本高是農產品漲價推手之一,現代流通體系的建設將在一定程度上解決流通環節層層加價問題。
正所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中國農村,“信息化”的星星之火,仿佛在一夜之間點燃,逐漸成就燎原之勢。
我國農村經濟的發展一直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發展新農村經濟勢在必行.新農村建設要借助電子商務提供的平臺,在信息化充分實現的基礎上更快更好的發展農村經濟。
在農村對信息化缺乏物質基礎和社會基礎的背景下,依靠領頭羊來為農村信息化開山鋪路是非常重要的途徑。
在10月23日舉辦的“2010中國企業管理高峰論壇——IT規劃與應用創新分論壇”上,廣東溫氏食品集團有限公司CIO嚴尚維指出,“WEB2.0時代信息化將覆蓋全產業鏈”。
農業專家系統俗稱電腦農業專家,它是一種智能化農業信息系統,在我國農業上得到了廣泛應用。針對我國廣大農村嚴重缺乏高層次農業專家的實際情況,利用農業專家系統指導農業生產取得了明顯的經濟效益。據統計,實施電腦農業示范工程的21個示范區增加了產量20億公斤,新增產值23億元,有400多萬農戶受益。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背景下,本文從提高農業信息化的緊迫性出發,對農業第三方電子商務模式的背景、實質、優勢、功能及其應用價值進行了較為深入的探討分析。
目前,有一種“基于物聯網的設施農業病蟲害生物控制專家服務平臺”,利用物聯網技術、模式識別、數據挖掘和專家系統技術,實現了對設施農業病蟲害的實時監控和有效控制。該平臺已經在北京市和河北省的100多個設施大棚內進行了初步測試,驗證了系統的可靠性和準確性。
信息化包含的內容相當廣泛,其中農村信息化問題不僅是為了改變農村落后面貌、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消滅貧困,也是奔向小康的重要途徑之一。所謂農村信息化是指在人類農業生產活動和社會實踐中,通過普遍的采用以通訊技術和信息技術等為主要內容的高新技術,更加充分有效的開發利用信息資源,推動農業經濟發展和農村社會進步的過程。